海棠恍然大悟。
怪不得唐蒙愿意与海礁、周奕君走在一起。后两者能给唐蕙牵线搭桥,促成另一桩体面又如意的唐周联姻,把唐蕙丢掉的面子给重新捡回来,将来终身有靠,唐蒙又怎会不与他们交好呢?
海棠忙问:“这件事唐蕙自己是怎么想的?她愿意嫁给这个周肃君吗?”
海礁愣了愣,旋即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但唐蒙听说了这件事后,曾经去找过他堂姐,想来她是愿意的吧?”
唐周两家本就是姻亲,小一辈的儿女们从小相熟,哪怕是旁支族人,也是常来常往的,待到年纪过了十二岁以后,男女大防才严格起来,但每年都会有不少在公开场合见面的时候。唐蕙与唐蒙都认得周肃君,知道他的为人品性,只是从前不知道他的心思罢了。如今知道了,他们自然会考虑这桩亲事的好处。
周肃君是六房嫡次子,祖父阵亡多年,父亲长年驻边,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弟弟、三个姐妹,家庭成员兴旺发达。他母亲长年跟着父亲驻边,生了孩子养到三岁大,无病无痛,便会往老家送,交给婆婆和老仆们照看。周肃君翻过年就满十八了,满打满算还没跟亲生父母相处超过一年的时间。六房的孩子,其实是比较粗养的,好处是个性都比较开朗,坏处就是教育方面会有所不足。
六房老太太年纪很大了,周肃君的兄长前年娶妻生子后便外放驻边,老人家这些年要同时操心五个孙子、三个孙女和一个曾孙的生活起居与终身大事,哪里能考虑得那么仔细?
周肃君从小在周家族学里上学,文课比武课出色,但兵法谋略都平平,没什么心机,性直、沉默、不擅交际,看起来就不象是能独当一面的样子。在周氏家族中,这样的子弟不能独掌一军,便要沦为平庸了。不过靠着周家在西北边军中的威势,再平庸的子弟,谋个五六品的官职,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日子也能过得不错。只是对唐家那样有野心的家族而言,这绝对不是他们想要的女婿人选。
但周肃君这几年开始显露出了射箭的天赋。随着他日益长高长壮,力气也练出来了,无论是立射还是骑射,水平都远超同辈人,即使与长安几个卫所里有名气的神箭手相比,也不差什么。这样的好苗子,哪怕将来不能成为一军统帅,做个神箭手在前线频繁立功还是没问题的,官职也不会低了。
镇国公得知周肃君的天赋后大为欣喜,因为担心他在家里会得不到好的培养,还特地让他搬进镇国公府,与周奕君等兄弟一同吃住,又找了军中的射箭好手来指点他,力求让周家再出一个冠绝全军的神箭手不可。
当年周家先祖就是以箭术闻名全军,立下无数军功,才慢慢从一个小兵成长为有名的将领,从此发家的。可惜他的后代里出了许多名将,却再也没冒出过足够惊艳世人的神箭手,几个有射箭天赋的子孙也只能说是二流水平,谁提起不觉得惋惜呢?如今周家又出了一个神箭手的好苗子,别说镇国公了,就是族中其他长辈,也都非常高兴,愿意为周肃君提供助力。
海礁朝海棠笑笑:“瞧,这么一个人选,虽是周家旁支,却得镇国公看重,与他联姻,效果也不差什么。他还对唐蕙一往情深,性子又单纯直率,没什么心机。对于吃过亏的唐蕙而言,哪里去寻更好的夫婿人选呢?至于感情,他们本来就相熟,只是唐蕙从前没考虑过他而已,但她并不讨厌周肃君。等成了婚,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相处,还怕没有感情么?”
海棠心想,唐蕙是个热爱诗词的文艺少女,嫁给一根筋的神箭手周肃君……虽然未必称心如意,但只要当事人觉得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吧。
她道:“若是唐蕙自己觉得合适,那就是好姻缘。这个周肃君虽然听起来象是个不解风情的呆子,但总比金善那种风流花心的家伙要强。”
“他是个正人君子。”海礁严肃地说,“其实也能写诗,只是不写唐蕙那种闺阁千金喜欢的诗而已。”
海棠讶然:“你怎么知道他能写诗?你……”她忽然觉得不对,“你回长安才多久?就算能结交几个周家子弟,也不可能了解得这么深。你听说过周肃君上辈子有什么事迹吗?”
海礁点头:“那时候我已经在京城里了,对西北的事都是听人闲谈提起的。这个周肃君,他就是在肃州城出生的,才会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他祖父阵亡,跟爹是在同一场大战里,所以我就多留意了几分。”
周肃君那时已是西北边军中有名有姓的神箭手了,哪怕周家失势,也没影响到他的地位。不过当时执掌西北边军的是孙永禄这个草包,他又一心看周家人不顺眼,没少给留在西北的周氏族人找麻烦。周肃君本来被他刻意打压,被迫在长安某卫学担任射科教习——就是海长安开春后即将担任的职务。胡人大军再次犯边,肃州战火重燃,孙永禄就把他和他父亲以及另外几个周氏武官一并扔了过去。
当时镇守肃州城的是孙永禄的狗腿子,本身才干有限,一看战局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