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一章 崇平帝:瑞雪兆丰年……  红楼之挽天倾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脆的声音,似乎在时隔多年之后唤醒着沉眠许久的大汉太祖、太宗。

城门楼之上,崇平帝与一众大汉文武百官看向街头尽头,那是闻讯而来的神京城中士民。

太庙外间隔着一条街,在锦衣府卫的相隔守卫之下,不少百姓正在踮脚眺望,试图看着热闹,五城兵马司和京兆府派出了不少差役,此外还有京营的军卒手持雁翎刀维持着秩序,以防出现踩踏事故。

而贾珩带着一众锦衣府卫监押着众俘虏,出了一座跨院,让开人群,向着太庙的正前门而去,因为要行一箭之地,正好也能让街口等着的神京百姓瞧个真切。

除了女真俘虏以外,还有女真亲王多铎的头颅,也被几个内卫托盘端着,还整理了遗容,看着双眸紧闭,并无多少凶戾之相。

贾珩听着周围的欢呼声,骑在马上,手持缰绳不疾不徐地行进。

暗道,这就是围观的天性作祟。

此刻,围观人群之中,嘈杂一片,纷纷都看向那托在木盘之上的头颅,一些小孩儿就被身边儿的大人捂住了眼睛。

“那就是多铎的脑袋?看着和猪狗之头也没什么两样。”有人笑着说道。

身穿员外服,商贾打扮的中年男人,垫着脚瞧着,笑道:“这人砍了脑袋,都一样。”

这时,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大汉说道:“那就是永宁侯?看着真是年轻,年岁好像还不到二十岁。”

老者感慨道:“你看那女真人,比我们汉人也没什么两样。”

“瞧着还要瘦了一些,以前怎么都打不过呢?”有人痛心疾首,哀叹不已。

一众百姓喧闹议论,七嘴八舌,倒是十分热闹。

而随着贾珩以及一众锦衣府卫押送着女真俘虏向着太庙行去。

此刻,太庙前门城门楼上,崇平帝身旁的一众官员同样小声说话,只是有不少目光看向女真亲王硕讬的脸色,见其脸色阴沉,拳头握得嘎嘎作响,心头或冷笑,或忧惧。

这要惹怒了东虏,入寇之后再造杀孽,如何是好?这永宁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还有官员则是好奇地看向天子手中拿着的长筒,不明觉厉。

这时,崇平帝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一旁的戴权,说道:“杨阁老不是说身患目疾,让子玉研制的望远镜给他拿去瞧瞧。”

戴权闻言,心头古怪了下,连忙应命下来,来到杨国昌近前,将单筒望远镜递将过去,说道:“阁老。”

杨国昌面色诧异,嘴唇翕动,问道:“这是何物?”

一旁的韩癀原本低头和赵默叙话,见到戴权手中的望远镜,目光闪了闪,暗道,这就是贾子玉提及的海战当中的望敌利器?

基于对朝廷之中形成贾党的忧惧,韩癀比谁都关注着贾珩的势力发展,通过各种在江南的故旧,早已将贾珩在江南取得的那场大捷的细情本末弄清个七七八八。

韩癀道:“这戴公公,是望远镜吧?听说可以登高望远。”

戴权笑道:“韩阁老好眼力,就是此物,这是刚才永宁侯递送过来的,陛下说可为刺探敌情的军国利器。”

然后,转眸与杨国昌低声叙说着,使用望远镜的关要。

杨国昌面色顿了顿,双手颤巍巍拿起望远镜,抬起看向不远处眺望,心头不觉就是一惊。

原本在远处的景物竟如眼前一般清晰。

过了一会儿,将望远镜拿下来,面色略有积几许复杂,感慨道:“此物视远如近,的确是一件巧器。”

这许就是他先前说的,贾珩小儿得大汉气运所孕育,在对虏战事上自有一番作为,所以才有这等奇技淫巧。

其实,杨国昌以微末小吏的浊流出身,因善于理财而为崇平帝不拘一格提拔,与四川总督高仲平同为崇平帝的心腹重臣,反而没有那些清流一般视工匠为粗鄙贱业。

韩癀道:“戴公公,我看看这望远镜。”

戴权接过望远镜,笑道:“韩阁老,请。”

韩癀接过望远镜,向着正在赶来的众人望去,心头同样微微惊了一下,放下望远镜,说道:

“此物当真是军国利器,只是如落在歹人之手。”

戴权笑了笑道:“韩阁老,陛下方才也是这么提点永宁侯,永宁侯也有防备手段。”

看着那一幕,南安郡王冷哼一声,目光阴沉几分。

贾珩小儿自知打不过女真,就想着用什么火铳、望远镜增加胜算,但与女真两军决胜,多在弓射争锋,岂在于此?

这时,随着贾珩领着一众女真俘虏接近太庙的前门,站在城门楼上的崇平帝以及大汉群臣都齐刷刷地看向那女真俘虏。

此刻,贾珩将手掌立起,说道:“跪!”

随着一声令下,押送的府卫按着女真正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