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5章 一见如故  策行三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蒋干回报孙策,特别强调了李通等人的担心和他的承诺。

孙策明白他的意思。南阳那一套暂时还不能在汝南境内推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逼汝南世家造反,别说整兵备战了,内部的叛乱就能让他焦头烂额。这也是郭嘉建议他把重心放在南阳的原因之一。因为各种原因,南阳世家已经被他摧残得不轻,反抗能力有限。

孙策同意兑现蒋干的承诺。蒋干大喜。他生怕孙策不肯接受李通的条件,答应的时候便有些含糊,尽管如此,他也有先斩后奏的嫌疑,孙策不松口,他也没办法,只能白跑一趟。现在孙策居然答应了,而且没有任何责怪他的意思,让他有如鱼得水之感,无比快意。

蒋干迅速赶回平春,和李通敲定了条件。李通先派那个老儒生曾靖来致意,孙策很客气的接待了他,两人谈得很融洽,并商量在平春设县学,礼请曾靖出任经师。曾靖读了一辈子书也没能入仕,这才跟随李通做了参谋,实际上行军打仗并不是他所好,能做经师,教书育人,他当然求之不得。

曾靖回报李通,为孙策说了一通好话。李通再不怀疑,立刻亲赴朗陵,拜见孙策。

孙策和李通很谈得来。李通刚刚二十五岁,身材壮实,声音洪亮。他十七岁出道,自中平六年纠合人马,至今已经有七八年的统兵经验,这几年又顺风顺水,逢战必胜,队伍壮大了好几倍,一向以青年才俊自诩,一般人很难入他的眼。不过在孙策面前,他不敢有一点傲气。

孙策一战全歼两万西凉精锐的战绩足以让他之前的成绩黯然失色。

英雄惜英雄,两人一见如故,说得很投机。孙策从曾靖口中得知,辛毗虽然见过李通,但两人谈得并不愉快。辛毗大概是觉得李通就是一草寇,手下虽然号称有五六千家,实际上战斗力有限,真正有战斗力的人不过一两千人而已,言语之间难免有些轻视,这也是李通决定投降的原因之一。孙策看了李通带来的部下后,觉得辛毗看不上李通也是情有可原。这的确是一群乌合之众。

但是孙策没有直接说,他热情地邀请李通校阅人马。

孙策的人马大部分都在南阳,带到汝南的只有亲卫步骑一千余人,再加上两千多汝南郡兵。周瑜从南阳带来了黄忠部,再加上周瑜本人所领的中军,所有的兵力加起来有一万三千多人,是李通的三四倍。

但人数优势只是一方面。在周瑜的指挥下,这一万三千多人一丝不苟的演练阵形,前进后退,步骑配合,有板有眼,杀气腾腾。李通一看就服了。双方的差距真不是一点两点,就连那些汝南郡兵都比李通的部下战力强,真要是两军对垒,李通绝对不会有一点取胜的机会。

“将军高明,不愧是将门虎子。”

孙策放声大笑。他听得出李通话中的羡慕。带兵打仗有时候的确要靠天赋,但一些基础却要靠传承,兵书里可不讲。李通自己摸索了几年的东西,老爹孙坚可能在几句话之中就能传授给他。

“文达,不是我夸口啊,我随便找个军侯出来,都比你手下任何一个将领强。”

“我承认。”李通也很识相,不想自取其辱。

“知道为什么吗?”

“还请教。”

“我在南阳设立的第一个学堂就是讲武堂,专门培训中层将领。知道讲课的祭酒是谁吗?南阳尹公。”

李通眨巴着眼睛,半天没反应过来是谁。孙策哑然失笑,揽着李通的肩膀。“文达,你虽然不喜欢名士,但你也不能免俗啊,连尹公都不知道。那你知道故太尉张奂张然明吗?”

李通一拍胸脯。“当然知道,凉州三明嘛,我朝名将。”

“没错,尹公当年就是张然明麾下两司马之一。知道另一个司马是谁吗?”

李通再次摇头。

“董卓。”

李通一下子惊呆了。董卓是祸国殃民的奸臣没错,但董卓是战功卓著的名将,西凉兵也是天下有名的精锐,这一点无法否定。尹端居然曾经和董卓为同僚,同在张奂麾下听令,仅这份资历就足以证明他并非普通人。至于为什么没名声,也可以理解。凉州三明都不招名士待见,更何况张奂麾下的司马。

“将军,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想去讲武堂听课?”

“可以吗?”

“不可以。”孙策一口否决。“你麾下这么多人,你去求学了,谁来统领这些人?”

李通咂了咂嘴,也有些难办。他这些年自己摸索有多辛苦,他太清楚了,有名将开堂讲学,对他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好机会。但是正如孙策所说,他手下这么多人不能不管,真让他一下子放弃,他肯定舍不得。他说这句话本身就有试探孙策的意思。

“这样吧,你先请曾先生给你们启蒙,认几个字,打好基础,到时候我把尹公请到平春来,特地给你们开课,集中讲一个月,如何?”

“当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