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炖土豆、几样酱菜,外加一些果子,两瓶白酒。看得出来,老马虽然对一拨又一拨的考察队、探险队、调研组什么的人过来颇有微词,但他的工作还是比较兢兢业业的,比如这会就给大家安排地明明白白的,非常不错。
“都是地方土产,抓紧趁热吃吧。尤其是这鳄鱼肉脯,老马亲自烤的,他手艺不错,大家都尝尝。”副乡长一边给众人倒酒,一边说道。
东岸发展快六十年了,国土面积是越来越大,人口——尤其是来自各地的人口——越来越多,这民间风俗文化的差异性也渐渐明显了起来。以饮食为例,除了烧饼、蒸饼是通行全国,是绝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食之一外,其他则大不一样。像房山乡这边,既不靠海,交通设施又差,因此基本上只能在本地挖潜,以附近森林里众多的动物为主要肉食来源,间或有一些从外地运来的价格较高的腌肉和咸鱼,但不太多。毕竟,从昌顺港卸货后,还要通过骡马队长途贩运而来(北宁铁路尚在修建之中),这成本自然低不到哪去。
与他们相比,最早发展起来的东岸大草原上的居民们吃的东西就要精细很多了。茶叶、咖啡、可可及各种香料、调味料,在他们那里便宜得普通工人都消费得起,牛肉、咸鱼更是满大街都可以买到。城区也兴起了各种针对高消费人群的高级餐厅,提供各种精细食物、高档酒类和内陆地区人民见都没见过的各种海产品,这差异不是一般地大。
而除了食物外,其他方面的差异也非常大。像如今他们吃饭的食堂,底下还是泥地,坑坑洼洼的。每到春天,地面甚至还会钻出几根老马从别处移栽过来的竹笋,也是醉了。屋内的陈设也非常简单,既没帷幔、窗帘,也无挂毯、壁画,当真是低端得不行。
萧光、钱进等人家都按在沿海的大城市,与很多富起来的民居类似,他们的房屋窗明几净,墙壁上一般有波斯或土耳其进口的挂毯,本国精工细作的窗帘,有时候还会点缀一些从艺术品市场买回来的画作,看着就十分舒心。
他们的家具同样是非常不错的。与欧洲那种简洁(或者说粗陋)的家具相比,东岸人民的家具样式可就美观多了。以床为例,由于本土及海外殖民地盛产优质木材,因此床首先用料就十分考究,用廉价松木的极少,一般都是热带硬木,看起来非常奢侈,但其实并不贵。
床具的雕刻亦十分讲究。有各种神话故事的雕刻,有宗教主题的雕刻,有各种景观的雕刻,等等不一而足,非常费时,非常讲究。萧光的家在青岛县,东岸第一大城市,他的床甚至有一部分是用象牙做的,令人瞠目结舌,上床的榻也是巴西红木制成,上面特别雕刻了一副星辰图,也是骚包得不行。
而这样奢侈的家具,自然不可能在内陆贫困地区流行。这里的居民,用几张木板做床铺的太多了,夏天上面铺一张破苇席,秋天加一床褥子,冬天再加一床毡(因为天气并不冷,足以熬过去了),非常寒酸,但足够实用。
当然东部富裕地区领先的还不仅仅是食、住、行方面,在服装上面,他们甚至领先得更多。因为工商业比较发达的缘故,这些地区早已渡过了艰苦的原始积累阶段,可以通过贸易舒舒服服地剥削外国、本国落后地区及海外殖民地,因此民众的收入水平较高。
而收入水平的提高,自然也使得他们愿意为提高生活品质和情趣花钱。比如,内陆地区苦哈哈的地方人们主要穿着耐用的衣物,一般是牛仔服或其他厚布衣服,有时候裆部、膝盖、手肘处还打个补丁,一看就是劳动人民的朴素模样。但在东方、平安、青岛为首的东部城市,居民们的穿戴则大不一样。其中,男人们或许在衣服款式上还比较朴素,顶多是用料考究,但女人们则不得了,丝绸为料、专业缝制的绫帔(披风、披肩样式)、罗裙之类的服饰非常流行,既说明东岸纺织、印染工业的发达,使得各种物料成本降低,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东岸沿海居民的富裕程度。
与他们相比,这内陆地区确实差距很大。蛮荒地带,可不是白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