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以步制骑  回到洪武做藩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以,中国的史书中就出现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观,那就是但凡某个人赢了,那他就是永远正确,丝毫不会犯错误的大神,放个屁都是香的,一旦某个人输了,那他就是毛病一大堆的废物,智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

而且,他们编写史书的观点往往都互相矛盾,比如刘邦和张士诚的性格很像,都是宽厚大度之人,但是一个赢了一个输了,他们也不深究其中的原因,反而给张士诚安上了一个胸无大志的标签就算是为他的失败交差了。当然,这里面也或许有统治者的干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历代大部分史官的那种深挖细究的态度是很欠缺的。写历史这种事,真的需要情怀。

直到后来互联网的兴起,众多热爱历史的大神纷纷在网上各抒己见,才将中国历史的细节挖了个清清楚楚,之前一直搞不明白的事情才算是搞明白了,之前一直觉得某人是傻子,等所有的细节都挖出来之后,才发现人家也是智商一等一的大神,只不过是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或者是运气不好而已。

朱柏是幸运的,在穿越过来之前经常混迹于各大论坛,对中国的历史算是有了一个新的,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是知道袁绍刘表这些人的厉害之处的,也愿意向他们学习经验,不过这种事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向自己的小丫鬟解释清楚,便懒懒地说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凡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哪一个也不是等闲之辈,对待古人切不可轻视,要多学习他们的长处。”

钰棋和墨卿闻言不由地一愣,心道王爷之前不是这么说的啊,难不成是长大了,知道谦虚了?她们身为奴婢,是绝不敢忤逆王爷的意思的,虽然不明就里,但还是跪在地上低着头,怯生生地说道:“是。王爷说的是,奴婢受教了。”

一夜无事。第二天,朱柏在二女的服侍之下用完早膳后,便带着刘宝和王友邻去了皇宫。

依照皇宫的规矩,皇帝召见谁谁才能进去,闲杂人等是不允许进去的,以免变生肘腋,所以刘宝和王友邻还是照例在皇宫门口等他。

朱柏在接引太监的接引之下来到大殿,见到老朱正端坐在龙椅上批奏折,脸色铁青,十分地可怖。他不知道又是哪个不长眼的惹得这位千古一帝不高兴了,他也不敢问,忙麻溜地走到朱元璋跟前,跪到地上磕头道:“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抬眼看了朱柏一眼,本来铁青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下,淡淡地说道:“起来吧。这两天可想清楚了?”

经过上次的教训,朱柏再也不敢在老朱跟前浪了,忙缓缓站起来,垂手恭敬地站立着,道:“启禀父皇,儿臣想清楚了。之前是儿臣年幼无知,口出大言,冲撞了父皇,还望父皇恕罪。”

朱元璋见他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里很是欣慰,但是还是忍不住揶揄道:“不再想着胡服骑射,绝域大漠了?”

朱柏算不上是个好脾气的人,要是换一个人这么跟他说话,他早就跳起脚来骂人了,但是老朱这么调侃他,他却丝毫脾气都没有,只能垂手弯腰,恭顺地说道:“启禀父皇。儿臣知错了,今后儿臣一定谨遵父皇的执意,好好守卫边塞,绝不穷兵黩武。”他心里还是想着让老朱将他封到边塞去的,所以先那话将他扣住。

朱元璋知道他的心思,但是也懒得跟他计较,说实话,朱柏文武双全,弓马娴熟去边塞守卫也正和他的心思,现在见这个愣小子终于能理解他的苦心了,心中也颇为宽慰,道:“好。既然如此,那朕就考考你。我大明兵多将广,但大都是步兵。北元的人口虽然比我们少得多,但是他们几乎是全民皆兵,而且都是骑兵,来去如电,势若雷霆。假如你率领着数万步兵与北元的数万骑兵在野外遭遇,既无城郭之固,又无山川之险,你该如何御敌?”

果然是考这个题目——如何以步制骑?昨天朱柏已经隐隐猜到老朱会出这样的题目了,藩王嘛,最大的任务自然是防备北元再次南下。而大明的军队虽然多,但是正如老朱所说,大都是步兵,骑兵其实很少,如果要与蒙古人干仗,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步制骑,若是考在城里怎么防守,那简直就是多此一举,就徐达修的那些城堡,蒙古人若是想打上来,至少得长上翅膀。

所以老朱考的题目多半是在野战情况下如何以步制骑,毕竟军队不可能永远缩在城堡里,不是每一个城堡都像九边重镇那样坚固,把所有的城池都修成那样大明也没有这个财力。

如果敌人进攻防御力比较差的地方,那就不救了吗?不救岂是大明的军队?所以,老朱出的这个题目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只不过,老朱对自己的儿子的要求似乎更严一些,给他的考题是既无城郭之固,也无山川之险,也就是在大平原上遭遇到蒙古人的骑兵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还真的是刁钻啊,很有朱元璋的特点。若是换了一个人,可能就会被老朱给问住了,但是,好巧不巧,朱柏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古代以步制骑的方法,在论坛上都已经写烂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