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后街,香儿胡同。
西厢。
宝钗静静坐在炕边,身上着一件莲青纹锦云裳衣,鬓间簪一白玉簪,并无花坠。
素雅,清淡。
杏眸里目光淡然,也无风雨也无晴。
但她身上的气息,并不是李纨那样槁木一般枯竭。
是另一种,清冷的生机……
莺儿立于门边,不无担忧的看着自家姑娘。
才不过月余时间,姑娘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外人都只道宝钗端庄大气待人处事周到热情,从不缺少礼数。
独莺儿知道,她这位姑娘,原是个极守礼数规矩,不肯逾越半步,藏愚守拙之人。
但,心中却自有一番抱负和志向。
虽是热情周到,大气稳重,可愈是这样的人,心中又何尝不是极骄傲的?
只是,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今天这个境地……
莺儿心中好担心,担心宝钗会继续清冷下去,直到将她自己埋入“雪堆”里,生生凋零……
可她一个丫头,连话都说不上,又能做甚么呢?
正这时,薛姨妈从外间推门而入,莺儿忙挤出笑脸迎道:“太太来了!”
再转头看去,宝钗面上的清冷已经散去,也露出笑脸来,起身相迎。
薛姨妈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眼圈也红着,没有理会莺儿,走进里间,看到宝钗没有异样的笑脸,眼泪就流了下来,泣道:“我的儿,委屈你了!”
这样品质的女儿,却要被逼的上赶着给人做丫头!
甚么才人赞善,还不是伺候人的活计?
宝钗脸上的浅笑听闻此言也凝了凝,渐渐变得苦涩起来。
终究也只是十五六的女孩子,心中绞痛的厉害,眼睛里缓缓落下泪来,手里紧攥帕子,手背都发白。
看她这个模样,莫说薛姨妈,便是莺儿都心疼的呜呜哭了起来。
薛姨妈搂住宝钗,放声大哭道:“原不该是这般,原不该是这般哪,都是娘迷了心,都怨娘迷了心!”
若不是她使人去礼部备名,没有指婚二皇子的事,至少宝钗还有许多其他的选择。
怎会像现在这样,成了都中各大高门名府,无人敢招惹的笑柄。
敢招惹的,薛家反倒更看不上眼……
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将女儿家的清誉,折腾个干净。
如今,竟要给一个要出阁的郡主充当才人赞善,还是个哑女……
经过这一遭,往后选择的余地就更小了。
且这才人赞善要当几年也未说,旁的才人赞善,到了公主郡主及笄之年也就止了。
可长乐郡主已经过了及笄之年,还要出阁下嫁宁国府,要知道,才人赞善是要和公主、郡主同吃同住一同读书的……
想起日后宝钗的难,薛姨妈心里就悔青了肠子。
倒是宝钗,已经想的通透些了,擦拭了眼泪,轻声劝道:“妈,命数如此,又岂是妈之过错?难道妈还会故意害我不成?再说,原是极坏的事,到了这一步,已算是好事。且这好事中,又有另两般好……”
听她说的明白,薛姨妈反倒不解,道:“不用去二皇子府遭难是好事,可还有甚么是好的?”
宝钗目光悠远,轻声道:“蔷哥儿说,那长乐郡主是极清静无为的人,听闻除了歧黄之术外,并无其他事可入她心,非是骄奢暴虐之人。第二桩好,是尹家郡主要嫁的,是蔷哥儿。蔷哥儿,到底是相熟的,不提贾家这边的情分,便是哥哥这边,也是极好的。如此,便总比去个陌生人府上强。这里离妈也近,不算骨肉分离……”
薛姨妈听了,觉得真有道理,点头道:“乖囡不说,我竟想不到这些……”不过随即还是反应过来,急问道:“那女儿何时才能出阁,又如何寻得好人家?”
宝钗闻言,垂下眼帘轻轻笑了笑,道:“妈,如今又岂是想这些的时候?总要过上二三年,或是三五年,不急呢。”
薛姨妈又想哭,岂有不急的道理?
今年宝钗都十五了,再过三五年,都留成老姑娘了!
可是,催婚的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了……
宝钗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虽然她也怪过贾蔷,但发现贾蔷已经高不可攀远不是薛家能得罪得起时,就又开始自责了……
也罢,左右这二年,是决计没可能了,且再等等罢。
“乖囡放心,我和你哥哥都商议好了,将来分出一半的家业来,给你当傍身的嫁妆!你哥哥虽混不吝,却也是极疼你的,他不小气。妈当年的嫁妆,也一并都留给你!”
薛姨妈许下宏愿说道。
宝钗也只是浅浅一笑,并没有当真……
果真到那时,家里能做主的,未必就是薛姨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