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人还就是男同志多。
李学武手插着兜穿过主干路往回走,路过广播站的时候还看见于海棠了。
于海棠也看见他了,只是看见他的时候站住了脚,盯着他看了好一会。
李学武也是没大在意,这轧钢厂里拿他当偶像的也是不老少,当干部都特么当出明星的感觉来了。
于海棠也是等着李学武走了以后才挪动了脚步的,只是脚步有些虚。
要说害怕李学武也不至于,但见着他还是难免有些尴尬的情绪在里面。
再有就是一想到李学武就会联想到先前遭受的打,被打醒了,也就明白当初对李学武做的那些事是多么的没脸了。
现在的她倒是消停了好多,只是厂里刚才发了通知,让积极分子和青年去开会学习。
李学武也是回到办公室知道这个消息的,工作组里的那位副处长就是专管这个的,正在组织轧钢厂里的青年干事以及干部们搞学习会。
于德才说完,李学武就有些玩味地看了对面一眼。
这件事要说起来,还真是有点儿意思,别人不知道,李学武可是清楚,杨凤山最忌讳下面搞小团体,小动作。
杨元松那边也是不赞成这种组织形式的,要想学习,要想讨论,各单位都有学习会,容不下了?
李学武不知道现在杨凤山有没有一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
下午,钢城来电,董文学许是听说了什么,专程打来电话问询保卫处的工作。
李学武跟董文学说过,有些需要保密的话题不能在电话里聊,电话监听的事他就干过。
所以董文学打来电话聊的话题也是很谨慎的。
重点问询了保卫处当前的主要工作进展,李学武在回答的时候便将轧钢厂这边的情况掺杂在工作汇报里给董文学说了。
董文学也是将炼钢厂的情况用工作沟通的形势跟他说了一下。
看情况,现在的主要风口还是在京城,钢城虽然风声鹤唳,但大体情况良好。
李学武也是建议董文学多跟相关的同志沟通,尽量把局面控制住,最好能找到突破口,不至于让某些问题影响到大局。
也不知道董文学听明白没有,李学武话里所说的某些问题都指了什么。
从电话里,李学武是能听出老师心里的压力的,更能理解他在分工厂作为一把手的无奈。
书记、厂长一肩挑是荣耀,也是责任。
既要摆脱一言堂的压力,又要扛起主要领导的重任。
说实话,李学武也清楚,老师董文学更适合在总厂机关工作,性格偏软的他,在很多决策部署上过于依赖其他人的意见。
就是李学武这边,也是多次给他提意见和建议,他也就着李学武的建议开展了炼钢厂的转型工作。
而他自己,在管理工作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创新和发展的方向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保守型人格,在职场上是一种单一的行为,有优点也有致命的缺点。
机关单位总不会有足够的位置给你晋升,终究是要有主要领导经历的。
师生两人谈了一会工作,又说起了家庭。
李学武也是说了最近一次去老师家里探望过,师母和孩子都好。
他也只说了这些,师母的具体情况两人一定是有电话联系的,董文学也仅仅是想通过李学武侧面确定家里一切都好罢了。
李学武也是在电话的最后,点了老师,当时从老师家里出来的时候师母问的那些话。
当然了,这些话不能直接说,得说师母比较关心他,出门的时候还问起钢城的事,请老师多往家里挂电话。
董文学听了李学武的这句也是顿了一顿,言说好,便结束了电话。
李学武能做的就这么多,该点的已经点到了,该说的内容也是说到了。
因为时间短,于德才那边也没有收到关于王淑敏的消息,显然是消停了不少。
李学武也是替老师愁,这么个脾性,还玩红袖添香这种事,这不是自找苦吃嘛。
放下董文学的电话,他其实想给干爸那边打一个的,但这么个时期,终究是不大方便。
且不说事情发展到区里没有,就是区那边也是风雨变化之中,干爸在其中也是能躲就躲,啥也不争的那种。
看报纸,李学武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倒是被上面眼花缭乱的各方发言搞得有些头疼。
下午的几个会议有保卫处的,李学武也都让于德才代自己去了。
这种会议代开的情况在李学武的身上并不算是稀奇,因为都知道他身兼两职,业务繁多。
且是保卫处和分局这种时效性比较强的部门,轧钢厂里并没有人会挑他这个毛病。
而初来乍到的工作组更是在会前便接到了于德才的主动解释和沟通,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