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4章 新朝新气象  红楼之挽天倾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贺表递送过来了。”贾珩道。

陈潇问道:“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贾珩想了想,说道:“如今朝廷诸般大政,皆有条不紊地进行,暂且稳妥几年也就是了。”

刚刚改朝换代,最忌讳雄心壮志,胡乱操作一通,然后弄得怨声载道,人心尽失。

而且,在他辅政之时,大汉内阁与六部皆有自己的事务能做,倒也不急于一时。

贾珩道:“等过几年,诸般朝政顺遂,我也去江南调养调养。”

陈潇抬眸嗔白了一眼贾珩,没好气道:“去江南猎艳吧?”

贾珩:“……”

贾珩默然片刻,纠正说道:“只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陈潇轻轻“嗯”了一声,说道:“也就是捎带脚儿的事。”

贾珩道:“孩子现在都大了,我当率先垂范,不好妄为。”

陈潇凝眸看向那蟒服青年,说道:“你知道就好,你瞧瞧二十个贵妃名号,竟没有安排得下,委实让人难以言说。”

贾珩并未出言辩驳,说道:“潇潇,现在京中风向如何?”

陈潇道:“大抵是赞成的,你这登基,因为封了不少前朝皇室,又善待宗室,如今在京中,倒没有多少指责之声。”

在古代封建礼制下,如果能善待前朝,往往能够在百姓当中留下一众好的口碑。

贾珩面色诧异,问道:“朱雀卫那边儿,可有地方督抚的消息?”

刚刚继位到明年改元的这一段时间,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地方上有打着“勤王讨逆”旗帜的叛乱。

陈潇道:“地方督抚最近并未有任何异动。”

贾珩想了想,说道:“云南方面的贺表还没有递送过来。”

陈潇点了点头,道:“路途远了一些,应该还在路上,况且东平郡王世子穆胜现在为日本总督,也颇得你的重用,东平老郡王那边儿应该会保持沉默。”

贾珩道:“云南之地,乃为朝廷进兵南越故地的前哨。”

再过几年,大夏就会进兵南越,进而打下中南半岛,然后控制出海口,将印度拿下。

陈潇问道:“征讨外夷,倒也不急,工部方面的铁路铺设计划现在进展到了哪一步?”

贾珩这边厢,轻轻点了点头,面色诧异了下,问道:“徐光启那边儿,不知道又是怎么一说?”

陈潇点了点头,说道:“火车的机车,先前已经改进过一次,车速应该又可提升一些了。”

贾珩问道:“运力可是又能提升一些?”

陈潇温声道:“速度又能提升一些,犹如快马,日奔三百里。”

“这个速度还是需要再行改进。”贾珩轻轻说着,问道:“海军在澳洲的移民情况如何?”

这个时候的澳洲,只有一些澳洲土著,汉军在登陆上澳洲之后,就筑城为堡,而后为华夏占据。

陈潇默然片刻,问道:“已经修建了不少城池,移民之事,远涉重洋,还是要论之于中枢。”

贾珩面色诧异了下,问道:“两江总督徐开可有书信过来?”

徐开自乾德六年调任两江,距今已有两年,贾珩的打算是让其在两江待够六年,再调入阁部。

陈潇开口说道:“两江官员并未有毁谤之言流传于外,只是南省士林还有一些杂音。”

其实,这是正常情况,江南的读书人原本就因为当年贾珩倡议崇平新政颇有不满,如今贾珩“代汉”,江南的读书人总算得了贾珩的道德把柄,私下里就有抱怨之言流露而出。

贾珩道:“少不了的,近些年,新学大兴于世,原本擅长八股的读书看着擅长工科的读书人受重用,难免心头泛起嘀咕,这是人之常情。”

说白了,就是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损。

陈潇问道:“那过一二年,是不是在江南兴起大狱?”

贾珩道:“先不急,江南之事,徐徐图之。”

对儒家的改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儒学为了迎合政治风向,已经改变了许多。

陈潇说道:“对了,荣国府的老太太和王夫人,都关注着爵位传递的事。”

“无非是看能否转封给宝玉。”贾珩笑了笑,端起一杯青瓷的茶盅,轻轻抿了一口。

宝玉如今也已经成家,仍是没有考中进士。

贾珩想了想,说道:“之前想让贾琮接任,不过前年中了进士,最近在都察院做御史。”

陈潇道:“毕竟是国舅,按制也会加恩典,还有贾环等人,也该有所封赏才是。”

贾珩点了点头,道:“那就将荣国府的爵位赏赐给宝玉,授一等明威将军,贾环现在不是在京营,封三等将军官衔,作为加恩之用。”

这些年,贾家后辈如贾琮、贾环等人也逐渐长大成人,或是从文,或是习武,逐渐进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