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 封官  大魏春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旗的传统,改成了敲击云板。

当然,放班不等于下班,若是时间早,各官各吏便会各回各部各署各房,各理其事。

至于会不会管饭,是管朝食还是午食,则会视情况而定,比如朝廷或地方的经济是不是比较富足。

这一习俗起自春秋,但到唐代时才形成了定例。朝会下的早,那就管朝食,朝会下的晚,那就管午食。

但不管管的哪一顿,在大多数的朝代,大多数的年代里,一般都是申时,也就是三点左右就下衙,所以一场会,再加这一顿饭,少则半日,多则大半日,甚至是一整天,就这么混过去了。

而且假期还贼多。

自汉以来,各朝各代基本都延续的是五日一沐,也就是上四天班就能休一天,一月大致有六天假期。

包括南朝和北魏。

除此外,大致到元旦、元宵、清明、四季至日等节时都会放假,至于是一天还是三天,南北朝不等。

剩下的假期,两朝也有出入:比如现阶段的元魏,老子诞辰和佛祖诞辰都会放假一天,但南梁却只放佛祖的那一天。

因为梁帝只信佛。

而到了元恪的生辰,及其生母和孝文帝的诞辰时,元魏也会各放假一天,但南梁就不会,只放萧衍生辰那一天。

只因萧衍是开国皇帝,他的父母都只是追赠的……

李承志算了算,若是休实了,元魏朝的官吏一年差不多能休近九十天,快要赶的上待官吏最为优容的宋朝了。

而且还不用像晋以前一样,不到沐休的时候,就不能离衙,必须住到官衙里,更不需“夜值”,只需“轮值”。

只要三点一到一下班,该回家抱婆娘抱婆娘,该逛青楼逛楼,该听曲听曲,该喝酒喝酒,管都没人管你……

这么一想,这官当起来其实还是挺舒服的……

按元魏惯例,原本是五日一议的,但泾州正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之时,自然不能照搬旧例。

所以奚康生入城后,不但将五日一议改成了每日晨议,更是将一衙的时间从辰时初(早七点),改到了卯时正(早六点),改成了真正的“点卯”。

而且将下衙的时间,也由申时正(下午三点)改到了戌时初(晚上七点),等于不但提前了一小时,还推后了四个小时。

甚至还把官员五日一沐的假期都给取消了。

至于加班费……想什么好事呢?

那些三五成群,小声嘀咕的官员,大都说的是这个。

李承志无官无职,只是空有个“都尉”名头,自然站在最后面。

他正靠着一根柱子眯着神,一边听着就近的官吏在那里骂着刘慧汪,偶尔还会蹦出几句抱怨奚康生的话。

便是皇帝都有人骂,所以李承志一点都不稀奇,只当解闷了。

听着听着,察觉身边的声音猛的一小,好似是有人来了,李承志睁开眼皮,看到达纱正哭丧着一张脸,从堂外走来。

挨骂了?

李承志狐疑着,达奚快步的凑到他的身边,又急又心疼的嘀咕了一句:“刀被从父收走了?”

李承志眼睛一突:“为何?”

怎么看,奚康生都不至于这般小气,连亲儿子的东西都抢?

“从父骂咱俩是一对混账……”

刚说了半句,听堂上一阵骚动,达奚一看,奚康生已上了正堂。

他哪里敢啰嗦,尽量将声音压:“反正你小心应付着……”

嘴里说着,达奚飞快的往前挤去。

他是正五品将军,只比刺史、别驾低一级,自是不可能与李承志一样站在最后,而是在第二排。

一对混账?

李承志转了转眼珠,心下了然。

定是奚康生觉的,自己把送给张敬之的刀要回来,再转赠给达奚的行径不合适……

父亲也说不合适,此时想来,也确实有些不合适。

那就只能先欠着了。

至于小心应付着……顶多也就挨顿骂。

心里思量着,他又随着左右的官员抱了抱拳,称呼了一声。

等直起腰来后,又感觉身边猛然一静,鸦雀无声,刚才还在抱怨的那些吏员,别说嘀咕,竟像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李承志不由的有些惊讶:奚康生的威严这么重的吗?

他下意识的转头看去,看到旁边的那些官吏正惊恐的看着他,脸都似吓白了一般的模样,才恍然大悟。

这几个光顾着说奚康生的小话,也只以为身边站的是全如他们一般官职低的不能再低的小虾米,哪想竟与奚镇守的从子那般亲近?

这要告到奚康生那里,这几个不死也得脱层皮。

见他抬头,几个官吏慌乱的做着揖,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

李承志只是笑笑,也不多话,跟着回了个礼。

看他姿仪不凡,威势也没好般重,一个吏员壮着胆子问了一句:“阁下看着面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