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偏差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进甚至指使手下将领武猛都尉兼并州刺史丁原,率兵“入据”国都城郊的河内郡,还攻入洛阳附近的孟津县,大肆放火,作大声响,制造出不赶走宦官,就攻破都城,实施“兵谏”的架势。冲天的烈焰,吓坏了何太后,只得同意何进暂时“解聘”宦官,不再让他们进宫服侍。

在袁绍的一再催动下,何进再次入宫向何太后奏请诛杀宦官,被潜伏在窗外的宦官们听到了。宦官们眼见死定,决定先行下手。何进一出宫,宦官们就把他的头割下来了。

董卓闻听宫中有变,立刻率众急进,闯入京城,控制了朝廷。当时只有董卓,才真正是“乘机构乱”,“静以待变”,而不是袁绍和曹操。

眼见何进被宦官们先动手杀死,袁绍和袁术,还有何进的弟弟何苗等,一时情急,率众攻打皇宫,冲进皇宫里,把宦官差不多都杀光了。。

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几十年,封侯贵宠,内外勾结极为巩固。何进新当重任,素来也忌惮他们,虽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决断,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来。蹇硕和董重死后,袁绍和何进图谋杀光宦官,但何太后、何苗以及太后母舞阳君反对何进诛杀宦官。

何苗更是对何进说:“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何进开始怀疑。在袁绍的劝说和建议下,何进决定召前将军董卓等人引兵入京,以让何太后下决心除去宦官

何太后害怕,下令罢免所有中常侍小黄门,仅剩少数和何进关系亲密的宦官守卫宫中。在张让的再三要求下,何太后让被罢免的宦官暂时回到宫中多呆几天。何进打算之后让宦官回到封地去,但袁绍反对,执意要何进杀光宦官。

何进的异母妹有宠于灵帝并被立为皇后,他也随之升迁。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因及时发现并镇压了马元义的密谋,被封为慎侯。为张大威望,何进请灵帝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禁军校尉。灵帝驾崩后,蹇硕谋诛进而立皇子刘协,未果,反被进诛。

何进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为己所用。自此独揽大权。然而何进不纳陈琳之谏,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终于事泄,被张让等先下手为强,遭杀身之祸。

当时十常侍要立陈留王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为帝,并且得到了后宫董太后的同意,而何进他主张立何皇后之子也就是少帝刘辩为帝,所以两派的矛盾很激烈,双方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后来何进直接在灵帝的灵堂上立了何皇后之子刘辩为帝,何进本想趁机将十常侍一网打尽,但迫于何皇后的压力一直没能下手,知道后来何进想借外军之手消灭十常侍,于是就有了董卓进京。…

十常侍知道后当然是相当的难受,他们也知道何进让董卓进京肯定是要借董卓之手置其于死地,于是十常侍就向假传何太后懿旨,将何进骗进宫去,由于何进以为真是其妹妹叫其进宫,就没有带上随身的侍卫。于是乎刚进宫就被十常侍埋伏的人马斩首。

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汉少帝刘辨就此继位。由于刘辩年幼无知,因此朝堂上的大小事务主要由何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何进则主持朝政,如此一来,皇权衰退明显。当时宦官和外戚为了取得控制皇权的特殊权力,斗争日趋激烈,双方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相互排挤,殊死斗争。

为了对皇权获得最大程度的控制,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共同谋划诛杀张让,但这一计谋却遭到何太后的反对。于是,何进便用好处诱导董卓,同时以圣旨的名义召董卓立即进京讨伐张让,并以此来胁迫何太后。

正因为这一纸密令,使得董卓就此进入洛阳,并因为他的为非作歹和扰乱朝堂,加速了天下的混乱。看起来,何进请董卓入京,似乎是为了让董卓除掉宦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如果当时何进真的将宦官集团灭掉了,将来会由谁来主持汉室的军政事务呢?从理论上来说,有资格主持军政事务的人自然是何进了,毕竟何进是大将军,即便是袁绍等人都在何进的手下办事,更何况在诛杀宦官这件事上,如果没有何进的首肯,无论是袁绍、袁术还是曹操都没办法成事。但实际上,何进的出身并不好,他身后没有名门望族,他只是一个外戚,因此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不会真心服从他的领导。

而何进当时之所以能在表面的位置上强于袁绍与曹操等人,无非是因为汉室的内廷和外朝相互制约,而何进作为如今小皇帝的舅舅,不过是正好处于内廷于外朝权力的平衡点上罢了。也就是说,在何进这个位置上,他是绝不可能一心要除掉宦官集团的,毕竟一旦宦官集团被整体除掉,内廷和外朝相互制约的权力格局也就破裂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何进就什么都不是了。

毕竟对于袁绍和曹操来说,他们连汉灵帝的干爹张让都敢除掉,对于汉灵帝妻子的哥哥,又有什么不好下手的呢?正因为当时何进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也不能仗着自己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