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想要大批量走货,只能降价。”
张小雨不为所动,问道:“那我想问问咱们宿市的西红柿都是从哪里运进来的?市场上有多少?”
“主要是山东那边,咱们这地方经济不行,价格也上不去,人家也不太愿意往这边出货,市场上西红柿很少,卖不动。”
“那不就得了,这种长途运输,西红柿需要提前几天采摘,还没熟透,口感很差,人家买回去发现味道不对,自然就不愿意再买了。
我这边都是现摘现卖,自然成熟,而且我这里目前就四个棚子的西红柿,说真的,不够卖的,我目前主推的是精品路线,农贸市场这一块暂时不考虑。”
“张老板,我跟你谈的就是以后的销售渠道,听说你这个基地明年要大规模扩张,到时候那么多西红柿可不是区区几个饭店能消化得了的。”温胜回道。
“那我们现在谈价格也没什么意义,明年是明年的价,到时候再说。”
“当然,我的意思是,今年先出一批货,把名头打出去,让人们知道你的产品,到时候大小商贩都会提前准备,消化速度会很快。”
张小雨皱着眉头没说话,这的确是事实,凡事都有个过程,就比如大宝,质量是好,但因为知名度低,不好卖,还需要等市场发酵一两年才会迎来真正的转机。
温胜继续道:“从我们农贸市场出货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相当于挂在我们名下经营的产品,不需要再另外办理执照,每年只要交一定的费用应对税收就行。”
“行吧,我这边每天最多能拿出一千斤投放到农贸市场,批发价两块,能接受咱们就成交。”
“没问题,这就是一个尝试,我们已经划了一个摊位给刘老板,到时候挂上你们农业公司的牌子就能销售了。”
双方商谈完毕之后,对于张小雨来说唯一的区别就是每天低价多出一批货,其他的没有任何变化。
由于卖的价格不高,张小雨也没心情留人吃饭,在办公室聊了一会儿就端茶送客。
“小雨,咱们是不是又谈成了一笔生意?”翠儿问道。
“谈成了,小生意,没什么赚头,每天多走一批货,一千斤,批发价两块。”
“精品?”
“这个就没必要了,那些奇形怪状的都掺杂一些进去,一分钱一分货,咱不能傻。”
别看张小雨嘴上答应的很勉强,不赚钱,实际上他正发愁怎么把那些挑剩下的西红柿处理掉呢。
“那我就明白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