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三连杀  我的青春80年代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日子过得都比较苦。”

米娜从小生活在金陵这样的大城市,大学也是在本市读的,几乎没出过远门,对于乡村只停留在概念上,确实感到好奇。

张小雨面露沧桑之色,道:“要说苦倒也不至于,一日三餐都能吃饱,但是人们整日劳作却只能填报肚子,一代又一代,什么时候是个头?”

“就算考上中师,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改变的仅仅只是我自己而已,我有姐姐和妹妹,我有亲朋好友,村里那么多人,他们怎么办?再等下一代看看能不能考上大学?”

“耕读传家,呵,我算是看透了,这个上学其实就是给穷苦人一个看得到的希望罢了,让一大家子几代人前赴后继,真的值得吗?”

这种来自命运的连续的发问直指心灵。

米娜被张小雨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暗道:“本以为他年龄不大懂得不多,没想到看得那么透彻。”

“那你当时是怎么打算的?”

刚才张小雨说上个月才来金陵这边闯荡,那之前的几个月里面肯定不是在家睡大觉,米娜隐隐感觉到张小雨恐怕是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了。

“当时我们家刚买了一台电视,我看新闻里说国家要进一步开放经济,鼓励民众创业奔小康,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带领全村人走出贫困的机会,于是我果断放弃学业,回家创业。”张小雨用低沉的嗓音缓缓说道。

“创业?”

“不错,就是创业,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条件艰苦的乡下是如何创业的吧。”

米娜茫然的摇了摇头,她是博士不错,但那只限于她的专业,隔行如隔山,实际上她就是个上班打卡的医生,对生意一窍不通。

张小雨故意将话题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能占据绝对优势。

“那你知道菜篮子工程吗?”

“这个我知道,这几年经常能听到,你难道”

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够第一时间知道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现在信息传递落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没错,我走的就是这一条路,有梦想是好事,但梦想如果脱离实际情况那只能是个梦,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理论要结合实际,在乡下创业就要结合乡下的优势,那就是地广人稀,粮食资产,环境优美,所以我决定搞蛋鸡养殖。”

“好主意啊!”

米娜拍手叫绝,很是高兴,感觉像是在听一个英雄崛起的故事一样。

“后来呢?成功了吗?”

“废话,当然成功了,不然我还有机会坐在这里跟你谈恋爱吗?”张小雨暗暗吐槽,但是话不能说的那么直接。

英雄屠恶龙注定要经历挫折的,不然的话这故事听着就太没意思了,唐僧取经还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这才让西游记为人所津津乐道。

可见取得成功经历的挫折越多,越被人崇拜。

“我当时也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高兴,就跟家里人说,家里人虽然不解,但他们选择全力支持我,我信心大增于是去找村长,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了?”

米娜完全沉浸在了张小雨的故事当中,眼神里居然满满的担心。

“村长盯着我看了半天,最后拍着我的肩膀说道: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你知道蛋鸡是怎么养殖的吗?生病了怎么办?鸡蛋该卖给谁?小伙子,有些事情不是有了想法就行的,得做出成绩来让大家看到了确实能赚钱,这样才有人跟着你干。”

“有道理。”

米娜很是认同,很多事情看着简单,真的去做了就会发现有太多事情没考虑到,这就跟她给人拔牙一样,真以为用锤子敲两下钳子一夹就出来了?

得看牙齿的涨势,方向不对一拔就断,那才麻烦,还有的牙连着重要神经不能拔,各种情况,非常复杂。

“我也觉得有道理,于是我就自己跑到市里买了三百只蛋鸡回来实验性的养殖,等到下蛋之后又去找销路,你猜什么地方的鸡蛋消耗量最大?”

张小雨开始反向发问,让米娜也参与进来,这是讲故事最常用套路,但也最有效。

米娜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局中,皱眉沉思了一会儿,道:“菜市场、饭店。”

“非常正确,我首先选择的就是去饭店推销我的鸡蛋,但是你知道每个饭店都有固定的供货商,我这样冒然插手不但价格被压得厉害,还得罪了原有的供货商,到后来整个县城卖土鸡蛋的小贩就联合起来抵制我,到处散播谣言说蛋鸡蛋有害,我被赶出了洪县市场。”

张小雨说到这里试图挤出一滴眼泪,可是怎么也挤不出来,只能暗恨自己演技太差。

“那怎么办?”

“米医生,你学问高,如果是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我可以打广告来解释这件事情,还可以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