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0章 战斗的颜色(大结局)  重生之实业大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统车企当然也想转型新能源,但是转型岂是容易的事情!

汽车产业经过百年的发展,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传统车企想要转型,就需要放弃原有的生态系统。

这要放弃在燃油车上的技术优势,转而研发新能源技术;要重新构建新的生产线。这些都还好说,关键是要组建新的供应链,这才是最困难的。

像是大众、丰田、通用这种巨头企业,涉及到的供应链也极其庞大,有太多的企业依靠这条供应链盈利,有太多的工人依靠这条供应链提供就业。就算是传统车企想要组建新的供应链,那些旧的供应链也不会答应。

放弃燃油、转型新能源的成本太高了,传统车企不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境地是不会去尝试的,即便有一些国家都提出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但传统车企仍旧不愿意转型,依旧靠着燃油汽车苟着。

反正禁售燃油汽车只是一句空洞的承诺,到时候可以重新承诺一个新的时间。

在燃油汽车领域,豪华品牌肯定是更具有优势的,对比起普通乘用车,豪车肯定是有某些优点,比如发动机更好,底盘更好,整车调教更好等等。

当豪华品牌转型新能源时,他们便要放弃掉这些优势,完全化身为新人,跟其他品牌通起跑线。因此豪华品牌转型的难度会更大。

比如宝马,优势就是操控性好,很多人买宝马,就是因为宝马开着舒服。若是让宝马放弃这个优势,宝马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卖点?

所以宝马推出的系能源车压根就卖不动,花那么多钱买纯电的宝马,却失去了燃油宝马的操控性,那消费者干嘛要购买?

奔驰的情况也一样,豪华感一直都是奔驰的最大卖点,老板们热衷于奔驰s级,看中的也是s级的豪华感,往后排座椅上一躺,享受的感觉立马就来了。

然而电动版的eqs在豪华感上没有半点提升,电动车的底盘还失去了原来的乘坐舒适性,关键续航里程还低,稳妥妥冤大头车型,也怪不得被特斯拉销售嘲笑了。

捷豹路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捷豹路虎的底盘和悬挂还是很不错的,若是搞新能源的话,捷豹路虎底盘和悬挂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好在比亚迪提供了足够多的技术支持。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绝对是王者级别的存在,捷豹也懒得再重新去做研发了,干脆就直接使用比亚迪的平台造车。

在销售方面,李卫东直接祭出了中国企业最常用的打价格战,将捷豹新能源的价格,降到了大众、福特这样的水平。等于是豪华车按照普通车的价格出售。这也帮助捷豹快速的抢占了欧美市场。

只不过一个新的汽车品牌想要在欧美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哪有那么容易!欧美国家的消费者,还是更认可传统汽车品牌的。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起步虽然是慢了半拍,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开始发力以后,依旧不容小觑。

在欧洲市场上,大众、雷诺、菲亚特等本土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车,销量还是很不可观的。就比如在国内几乎无人问津的大众id系列,在欧洲的月销量却时不时能超过特斯拉。而在美国市场上,福特的新能源车销量也能够对特斯拉产生威胁。

在混动汽车领域,日系三强依旧处于领头羊的位置。特别是欧盟市场,对于插电混动一直是多有限制,而插电混动车型恰恰是中国的强项。中国的插电混动很难进入欧盟市场,这就给了日系混动车占领市场份额的机会。

后世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欧洲,也是以上汽旗下的名爵品牌为主的,比亚迪等新兴品牌在欧洲的销量虽然在上升,但数额并不大。

在国内市场上没存在感的名爵,到了欧洲新能源的市场上,可以跟标致、斯柯达、菲亚特等品牌掰手腕,这就是品牌认知度的效果。在欧洲的人的眼里,甭管是哪里生产的,名爵都是一个英国品牌。

而品牌认知度方面,捷豹显然是要更高一些,毕竟是传统的豪华品牌,光是“英国皇室专用”这几个字,就够在欧洲提升一波逼格了。

当疫情到来以后,全球供应链都出现了紊乱,导致汽车零部件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车用芯片,更是发生了“芯片荒”,很多汽车厂家得不到足够的芯片,不得不缩减产能。

在车用芯片方面,李卫东提前几年就开始布局,实现车用芯片的自主生产,疫情期间中国的供应链没有受到影响,捷豹的产能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扩充。

别的品牌要等好几个月,乃至大半年才能提车,而捷豹却有充足的现车供应,使得很多消费者都选择了捷豹,捷豹的新能源车成功的扩张了地盘。

如今的捷豹新能源,技术出色,价格便宜,品牌价值还高,在传统品牌的新能源车领域,已然算得上是“欧洲一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