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时候,即便是大家手里没钱,借高利贷也会投入市场,而对市场没有信心的时候,即便是各个腰缠万贯,也不会投入一个铜子儿。
因此那些国际评分机构经常会发布各种所谓的“信心指数”,外行人不明白这些指数是干什么的,内行人却知道这是未来经济景气指数的晴雨表。
这也是经济学很神奇的地方,再精妙的经济学理论研究,都无法制约人的行为。
很多经济学家都会有这种感受,我的研究明明已经天衣无缝了,为什么到了市场运行是时候,却跟我的研究完全不一样?
因此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只是做马后炮式的分析,用已经发生的市场行为,来印证经济学的理论。
qe1就是如此,并没有像经济学家所与其的那样起到效果,于是美国政府便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也就是qe2。
qe2的内容是通过收购长期国债,向市场投放资金,也就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来刺激经济的复苏。
结果欧债危机却在这时候爆发了,完全抵消了qe2的效果。
美联储只好继续量化宽松,相继推出qe3和qe4,整个量化宽松的过程一直持续到***的第二个任期。
四次qe美联储大约印了五万亿美金,而这五万亿美金撬动的资金数额,更是难以估量。市场上增加了这么多的货币,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
好在美国的经济体量足够大,即便是会发生通货膨胀,也不可能立马就显现出来,市场也需要一个反应的时间。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在qe结束以后,美国政府便开始制定缩表的计划。
缩表指的就是收缩资产负债表,包括资产缩小和负债缩小,简单的说就是把多印的那些钱,收回一部分,以避免通货膨胀或者经济过热。
缩表的鼻祖同样是日本人。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所采取的就是缩表的政策。
但可惜时候,美国缩表的政策才刚开始,***的任期就到了。而新一任的懂王总统是反对缩表的。
懂王推翻了***的很多政策,比如医疗保险政策,比如退出tpp,他也想停止缩表,懂王认为缩表不利益美国的经济增长。
但停止缩表得需要美联储同意才行,而美联储则倾向于继续缩表,防止美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于是懂王就另辟蹊径,推出了一个减税的政策。企业税从35%降低到了15%,个人所得税从7级简化为3级,并且大幅度提高起征点,他甚至还想取消遗产税。
税收减少了,而减少的这部分钱自然就会留在市场上。所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将,减税就相当于是向市场上投放资金。
而缩表又是在市场上回收资金,缩表与减税是完全相反的货币政策。
因此当缩表和减税同时进行的时候,就相当于是一边往池子里注水,一边往池子外面放水。缩表也就成了无用功。
简单的说就是四轮qe印的那些钱,并没有被收回来,而是继续留在市场上,这等于是为美国未来的通胀,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接下来就是疫情到来,美国要给老百姓发钱,但美国财政有没有钱,于是市场上开始预测,美联储要开始第五轮qe。
结果美联储来了个更狠的,我要啥第五轮qe啊,直接是无限量qe,连计划都不用做,那多省事啊!
两年的疫情,美联储一直在qe,估计只有美联储自己才知道,他们这两年到底印了多少钱。而经年累月印钱留下的后遗症,也就是通货膨胀终于降临了。
疫情所导致的供应链受阻,是通货膨胀的导火索。面对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很清楚,是时候再次进行缩表了。
但执政当局对此却有些瞻前顾后,美国的经济在遭受疫情之后,本来就没有完全恢复,一旦缩表的话必然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美国正在决定什么时候开始缩表,俄乌的冲突就爆发了,原本还比较平稳的通货膨胀,迅速的爆发开来,而且还是一场全球性的通膨。
接下来就是现如今所发生的事情,美联储开始连续性的加息,资金开始向美国回流,欧元迅速贬值,已经与美元持平,日元则跌的更凶,韩元也跌倒了次贷危机的水平。
美国再次利用美元霸权的优势,割欧洲和日本的韭菜,就像三十多年前《广场协议那样,只不过这回又多了一茬新韭菜,叫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