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一出现,立刻各自负责自己的伤员,医生对伤员初步判断伤情,安排下一步的诊治;护士给伤员测量生命体征、进行输血补液。几乎没有停顿,一切似乎提前准备好,在平车往前运动时完成了这一切。
平车在大厅开始分流,推向不同的区域,需要紧急手术的送往了手术区域;不需要紧急手术的,送往了另一个区域。
画面跟踪一个紧急手术的伤员,进入手术区域,门提前打开的,进入该区域,第一站好像是CT室,急诊行CT扫描。
平车和CT平台高度一致,这是早就调好的,平车和CT平台对接,伤员被快速平稳地拉到平台上,担架不用拆,可以透X线,可以通过CT。
伤员开始行高速CT扫描,扫描完成,立刻从CT平台另一端过渡到衔接好的平车上,直接拉担架,就到了平车上,被推到下一站--手术室。
手术室和CT室被一个走廊连接,直线连接,伤员从CT室这一侧进来,检查完,到另一侧出去,通过走廊,直接推入手术室,手术室打开的门口有医生护士在接,平车推到门口交给他们就够了。
两站连接完全是开放式的,直线式的,没有任何障碍,没有任何拐弯抹角,通畅直达。伤员进入手术室,平车和床又是平齐对接,伤员被拉到手术床,可拆卸式的担架这时才从两边拆开。
参与手术的医生已经穿好手术衣在等候了,助手开始消毒铺单,主刀阅读伤员的CT扫描报告和影像。
效率非常高,这边刚刚消毒,CT室那边已经将图片和报告传输过来,液晶屏幕上出现了伤员的CT图像和报告,屏幕的控制面板覆盖无菌薄膜。
主刀医生直接操控调阅急诊病历和CT资料,先阅读报告,快速获取信息,然后再看三维重建图像,同时,还有一份手术术式参考意见,告诉你损伤了哪里,先做哪里,后做哪里,包括具体术式都已经给出了指导。
这个病人是主动脉撕裂、脾破裂、十二指肠多处破裂--主刀医生首先阻断了主动脉,再修补主动脉,然后实施脾切除,松开主动脉阻断,后面才对肝破裂、十二指肠破裂、其它损伤进行处理,手术流程相当科学,最后手术顺利完成。
从急救平车出现在急诊科开始,整个过程,医生护士配合犹如精密的齿轮,简直就像经过反复演练一样,怎么看,都看不出哪里不合理,哪里衔接不当,哪里浪费了时间。
整个过程一个小时多一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手术台上,而且时间集中在完成主动脉阻断后,所以,大部分时间,病人处于一种可控的状态,也就是,到了医生手里后,这个病人稳了。
从急诊大厅到手术台上,包括中间的CT扫描,不到十分钟,也就是几分钟就上了手术台,而且做了检查,明确了伤情,指定了成熟的手术方案。
这只是一个伤员的抢救手术,另外几个抢救画面,也一个一个被切换到出来,每一个伤员的抢救,几乎是最快的速度,没有任何的耽误,简直就是刻意拍出来的,整个流程,整个画面,流畅整洁,没有一丝杂乱,甚至手术完,手术室里连垃圾都各自入桶,没有一丝杂乱。
有一个伤员,一进急诊科,就使用了球囊介入主动脉阻断术,进行临时止血;还有一个肋骨多发骨折,张力性气胸,心脏骤停的,直接在急救车上开了胸,实施胸内按压。
画面播放完,大家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会场沉默了,刚刚有开玩笑的医生,不耐烦地私下说:看什么日本人的视频---,也不说话了。
有人怀疑,这是假的吧,刻意拍出来给大家看的吧?怎么可能这么快,配合这么完美呢,抢救多少会有点杂乱无章、浪费时间吧。
“这是他们的一次日常创伤急救手术视频!”
谭主任的话打破了沉默,也打消了大家的怀疑。
“参加手术只是他们的普通医生,刚刚有个画面,抢救一个肝脾破裂的,主刀的只是一个讲师,相当于我们的主治医师,他的手术用时十二分钟;刚才主刀的,那个主动脉破裂、肝脾破裂、十二指肠破裂的,手术用时一个小时,也是一个讲师主刀的。”
“他们每一个这个级别的医生有这个水平。大牛教授级的,藤原正男,这种手术都还没有上台呢,他单纯修补主动脉,从来不会超过两分钟!”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有差距不可怕,怕的就是,掩耳盗铃,不承认差距,刚才我还听到有人说,做手术忙得很,看什么日本人的手术视频,比我们牛逼在哪里?现在看到了?知道牛逼在哪里了?”
韩主任站起来,一字一句的说。
“超过别人,要做强者,要用手去做,不是用嘴巴,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