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总结要点:
线列步兵战术,非常讲究阵形和士气。
火绳枪淘汰,燧发枪成为主要单兵火器,定装子弹成标准配置,并装配刺刀。
近距离接战时,士兵直接手持带刺刀的火枪战斗,所以拼刺刀的技术很重要。
骑兵装备手铳,并配备马刀。
崇祯不时的点头,默默的将沈浪的这些总结记在心里。
沈浪又笑着道:“陛下,这部影片中所使用的武器及战术,虽然是一百多年后的,但只要知晓其中奥妙,仿制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大明完全可以借鉴过来。”
崇祯听到不由一喜,也完全能够理解,很多事情没有挑明之前显得很高深,但一旦点拨通了,就非常简单了。
就像火药,在发明之前,可能觉得非常的神奇,但在发明之后,也就那么回事了,仅仅几种东西混合而已。
这就体现出了沈浪的巨大价值,他以后世人的角度,可以提前将一些技艺和知识告诉你,让你少走弯路,以更快的完成对别人的超越。
就相当于拿着答案去参加科举一样。
显然,沈浪想要灌输给崇祯的知识点并不只这些,他继续补充道:
“陛下,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战术,电影上没有反应出来。就是步兵如何来对付骑兵。”
“电影中骑兵虽然有几次短暂的亮相,但还未战斗,对方就迅速的崩溃了,没有体现步兵对付骑兵的战术。”
“其实,这时的步兵在对付骑兵中,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堪一击,反而可以做到对骑兵的全面压制。”
听到沈浪这般说,崇祯很是惊奇,有些迫不及待的道:“还有这种战术?那是何种战术?”
要知道,骑兵一直是步兵的恶梦,他还从未听说过有步兵能够全面压制骑兵的战术。
对付骑兵,最好的方法还是骑兵。
而骑兵,恰恰是大明军队的最大短板,别说比之建虏,比之蒙古也比不上。
步兵完胜骑兵的战例有不少,接下来的这场战斗,沈浪其实很不想说,因为直接牵扯到自己的感情。
但是,为了让崇祯认识到后世军事在各个方面的走向,也有必要让他看一看这场战斗。
从而能够认知到己方与敌人的差距,然后作出改变。
这,就是悲惨的里桥之战。
“里桥?”听到这个名字,崇祯有些熟悉,因为在通州外面就有一座里桥。
原名叫永通桥,因距离通州里,所以也叫里桥。
崇祯之所以知道这座桥,是因为该桥是京师周围重要的桥梁之一,是通往京师的必经之处。
沈浪点点头道:“正是这里。”
看到沈浪神色凝重,崇祯心里也有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