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有句老话,叫做宁挨十箭,不挡一枪,这个枪并不是火枪,而是木头杆子的长枪,之所以有这样的老话,主要是因为弓箭虽然可以远程射击,但只要不射中要害,一般不会致命,要是再有铠甲的话,更能进一步降低弓箭的伤害。
所以在战场上时,经常能看到有人身中十几箭,甚至被射的像刺猬一样,但依然活蹦乱跳,因为这些弓箭大都被铠甲挡住,顶多只是伤了皮肉,完全不致命。
相比之下,若是被长枪捅一下,哪怕没有伤到要害,但只要伤口足够深,就可能导致流血过多而亡,哪怕是当时活下来,后期的救治也十分麻烦,因为太深的伤口可能会导致感染,同样也会致命。
而火枪则是综合了长枪和弓箭的优点,甚至比两者更加优秀,比如火枪和弓箭都可以远程攻击,而且火枪不但便于操作,而且射程还比弓箭远,威力就更不用说了,火枪的子弹射入人体,会造成更深的伤口,而且弹头留在伤口里,比长枪造成的伤害也更大,如果不及时处理,更容易感染死亡。
也正是有上面的这些优点,所以明军才会大规模的更换武器,将冷兵器替换为火枪,虽然一杆火枪的威力有限,比之火炮和手雷都要差上许多,但当成千上万根火枪组合起来,爆发出来的杀伤力远比火炮和手雷要强得多。
所以当帖木儿的大军被火炮和热汽球打乱了阵形时,朱棣也立刻指挥着主力的火枪军前进,当对方的骑兵进到火枪的射程后,立刻被弹丸组成的密网打的人仰马翻,战争的天平也开始向明军这边倾斜。
沙哈鲁指挥着手下的五万大军,拼命的向前冲锋,然而头顶的热汽球不停的向下扔着炸弹,严格来说,热汽球的攻击并不猛烈,杀伤力也有限,但对于来自头顶的攻击,却引起许多人的恐慌,谁也不知道头顶什么时候会掉下来一枚致命的炸弹?
另外还有犀利的火炮,哪怕他们分散了阵形,但每一次齐射,都会带走无数骑兵的性格,所过之处全都是残肢断臂,在这种情况下之下,骑兵别说冲锋了,能够不转身而逃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沙哈鲁这时才发现,原来之前的明军隐藏了实力,不过沙哈鲁治军严苛,他根本不管手下的伤亡,拼命的催促手下将士向前冲,在他看来,只要能杀到明军眼前,就可以改变眼下这种不利的局面。
然而等到沙哈鲁的大军眼看着就要杀到明军阵前时,迎接他们的却是残酷的金属风暴,冲在最前面的骑兵一排排倒下,偏偏他们的弓箭还射不到明军,只能被动挨打。
“将军,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手下人已经快顶不住了,督战队已经杀了不少想要后退的士卒了!”这时有手下的将领跑到沙哈鲁面前高声禀报道,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上,已经有士卒想要逃跑,现在全靠督战队顶着。
沙哈鲁何尝不知道手下人快顶不住了,毕竟这么大的伤亡,哪怕再精锐的军队也承受不起,可是现在仗打到这种程度,根本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对面明军的骑兵早就磨刀霍霍,就等着他们撤退时顺势杀来,到时损失可能会更大。
帖木儿派出去的其它几路大军,也都面临着沙哈鲁现在的困境,打又打不过,退也不好退,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溃败,再这么打下去的话,恐怕就是全军败退了。
留守中军的帖木儿也是进退两难,不过看着战局越来越不利,他也很快做出决定,毕竟做为一个纵横战场数十年的老将,他深知一个道理,在战场上绝不能犹豫,哪怕错误的决定,也比没有决定要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帖木儿十分果断的下令撤退,同时命令游走在战场边缘的大军做好救援的准备,甚至连他身边的中军也随时准备冲上去,无论如何都要挡住明军的反攻。
随着帖木儿撤退的命令下达,沙哈鲁等将领也都是松了口气,随即这些人就指挥军队回撤,早已经等待多时的明军骑兵也顺势掩杀过来。
帖木儿的各路大军本就已经被打的士气全无,现在撤退的命令一下,更是人人只顾着逃命,所以当明军的骑兵追杀而来时,立刻将帖木儿的大军杀的惨败。
要知道在战场上,一旦失去了士气,哪怕你装备再精良,平时的训练再怎么严格,这时也根本没有任何用处,所有人都只顾着逃命,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的情况。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明军骑兵几乎像是狼入羊群一般,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一时间帖木儿的大军也是死伤惨重。
不过很快救援也终于杀到,之前游走在战场边缘的数万大军,再加上帖木儿亲率的数万大军,一时间倒是挡住了明军骑兵的冲杀,但就算是有这两支生力军的加入,也依然没能改变整个战局,帖木儿的大军依然在节节败退,伤亡也一直在增加。
这场大战一直持续到傍晚,明军骑兵追杀出去十几里,路上到处都是人与马匹的尸体,不过最终朱棣和傅友德还是下令让他们退了回来,主要是明军还是吃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