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表称臣?”渑池,侯府,收到张奎的传信,奇计也是为之一愣。
“不愧是兵家鼻祖,信手拈来,便是绝计。”奇计由衷称赞。
封神演义的世界,尽管姜子牙是主角,但表现确实很一般,关键时候力挽狂澜的永远是别人,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严重不符。
历史上的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姬发推翻纣王的统治,奠定了姬周八百年基业。
他建立了吕氏齐国,在群夷环绕中,只花了三个月,便稳固了齐国政权,让齐国成为东方首屈一指大国。
他辅助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周王,和周公旦一起,平息武庚之乱、管蔡之乱,打造了西周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
他编写了第一部集大成的兵家著作六韬,又被后人成为太公兵法,是历代兵家、武将必读之书。
他在后人眼中有崇高的地位,被追封为武成王,建立武庙,世代香火不熄,如孙子、吴起、韩信这等世之名将都仅是配享武庙。
奇计不止一次见过姜子牙,但对姜子牙的印象只存在于奉迎仙人,倒是没觉得有多少才华。
唯独这一次,在仙人离去,西岐落入绝对下风之时,姜子牙这轻飘飘的一道计策,让封神之事又有了悬念。
如果没有人干涉的话。
这才是姜子牙的水平。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从来都不只是沙场争锋,经济、政治乃至文化,都是需要考虑的。姜子牙在落入下风时,能狠下心来,放弃二十年的努力成果,选择蛰伏退回,绝对是最佳选择。
否则,真要死撑下去,西岐这十几年来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都会输光。
“会不会影响封神呢?”奇计沉思。
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不少,截教也差不多算是覆灭了,西方教攫取了最大利益。
真要封神,人也足够了,不过是某些位置换个人罢了。
“太傅,恭喜!”
朝歌王宫,箕子一进来就向微子启道喜。
“首相,国事维艰,喜从何来?”微子启放下一道竹册。
“太傅,姬发称臣了,西岐即将退兵,这算不算大喜?”箕子递上一份帛书。
“什么?这是真的?”微子腾地一下站起来,激动的问道。
由不得他不激动,这是这些时日来他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当年,微子和姬昌的关系还不错,对西岐也主导怀柔态度,就算是姬昌攻打了北地,杀了崇侯虎,他也觉得是崇侯虎罪有应得。
毕竟崇侯虎就是个谄媚大王的小人。
只要西岐不反,能听从朝歌的命令,就算实力强点也无所谓。
直到姬发称王,微子启的态度就变了。
毕竟姬发称王,挑战的是殷商正统地位,侵犯了他这个成汤子孙的既得利益。
只可惜,他的建议在大王那里没有一点分量,直到闻仲平定东海归来,才开始讨伐西岐,但此刻已经晚了,屡战屡败,数百万精锐大军葬身西岐城下,而后又被西岐一路杀破五关,直逼朝歌。
若非陕州侯横空出世,现在坐在王位上的是不是成汤子孙还未可知。
这些年他在北地,见西岐一次次大胜,对成汤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但却无能为力。
即便在北地站稳了脚跟,想要让北地诸侯出兵攻打西岐,那根本是不可能,一旦他敢下这种命令,北地估计会立即掀起一场不下于袁福通之乱的叛乱。
后来大王子到了北地,他的高兴不是表面,而是从心里欢喜。他以大王子主掌军事,为的就是某一天殷商覆灭时,大王子能在北地延续成汤基业。
却不成想大王子做得更多,趁着西岐大军被堵在陕州之时,起兵夺取了朝歌,再续成汤社稷。
在他看来,这是十分冒险的,为此还质问大王子,若是西方出了问题,他如何面对历代先王?
大王子只是说,西岐大军过不了陕州地界。
事实证明就是如此,陕州侯很上心,把西岐百万大军堵在陕州以西,他们才有机会重整朝堂,扶立幼主,勉强稳定下来。
但他对西面战事的关心从来不敢掉以轻心,就算大王子带了十万大军前去陕州督战。
在他心里,西岐是敌人不假,但陕州侯就一定不是敌人吗?
西岐之所以敢起兵叛乱,是因为这些年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拥有百万之众,超过了大商,所以才敢攻破五关,直逼朝歌。
能以一己之力把西岐百万大军挡在陕州之外,陕州的军力又强到什么地步?
如果陕州侯彻底击败西岐大军,会不会调转兵锋,也来朝歌争位?
无论哪一方取胜,对朝歌都不是好消息,最好是双方两败俱伤,再由朝歌出面收拾残局。
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担任太傅辅佐朝政以来,他都在想如何实现平衡。
做不到两败俱伤,保留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