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偏李隆基这货,把到手的权力送给了丞相,让丞相随便去霍霍。”
“真是羞先人呢!”
…………………
李隆基此刻不干了,他这被人喷成了筛子呀!
他心里暗骂,傻子才会跟你们一样,把自己绑在皇帝的位置上,整天批阅奏章,我当皇帝可不是为了这个。
我特么的是想要实现我的崇高理想!
理想你们懂不懂?
长生殿主李三郎:
“陈通,这就在胡扯呀,李隆基时期哪是一个丞相呢?”
“人家分明是两个呀!”
“不懂就不要胡说。”
………………
陈通呵呵一笑。
陈通:
“李隆基的这种丞相负责制的确在同一时间有两个丞相。
可这两个丞相并不是相互制约,形成制衡关系。
这两个丞相那是:一个主丞相,一个辅丞相。
辅丞相,就是辅助主丞相的,从行政级别来算的话,那就是主丞相的直属手下。
那简直跟秘书一样。
这权利真不可同日而语。
姚崇时期,姚崇就是主丞相,可你知道辅丞相是谁吗?
你不知道吧!
因为副丞相根本就不重要,他没有话语权,他只能去执行主丞相派给他的任务。
宋璟时期,你知道辅丞相是谁吗?你还不知道!
而张九龄时期,辅丞相是李林甫。
就李林甫这样的大奸臣,那在张九龄的手下,也得乖乖的趴在地上,让张九龄训的跟孙子一样!
直到张九龄出事了,李林甫这才开始翻身,想把张九龄整下去。
所以我才更加鄙视张九龄去巴结李林甫。
因为在职务上,张九龄那是李林甫的大爷,李林甫才是那个当孙子的。
结果张九龄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主丞相之位,竟然伏低做小,阿谀奉承自己的直属属下,这才更加令人不耻!
姚崇宋璟时期,人家主丞相把辅丞相制的服服帖帖,一句话就可以让辅丞相滚蛋。
所以说,一个丞相还是两个丞相,并没有影响到李隆基时期的丞相负责制!
这种制度就是专门为了让皇帝偷懒,就正如《帝范上所说的,皇帝要充分的信任臣子,把权利下放给臣子。
李隆基显然得到了其中的精髓!”
………………
刘邦满眼的鄙夷。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所以,以后就别说李隆基前半段英明,后半段才开始堕落。”
“李隆基的人设一直都没崩。”
“人家一直都很堕落好不好?”
“他发明创造了这种制度,那就是能为自己减轻点负担,为了自己能够当一个昏君而努力的!”
………………
朱棣,杨广,曹操等人真是服了李隆基,皇权你都敢下放给丞相,这心有多大?
而此刻的崇祯充满了好学之心。
他心里有些问题还是没搞明白。
自挂东南枝:
“那能给我们说一说为什么李隆基的这种制度,丞相越多就越不好?”
“而武则天的这种群相制度,丞相越多则越好呢?”
“除了加强皇权,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吗?”
……………………
陈通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陈通:
“我就给你这样来举例,李隆基采取的制度,就相当于聘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请人来当他公司的ceo。
而李隆基就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但他却不会过问公司的日常管理。
那么问题就来了,每一任ceo,他都有自己的领导方式,他都会有自己强烈的个人意图。
这种ceo换的越多,那么整个公司的规划那就越乱,今天觉得主攻这个产品,换一个ceo,又改成了设计那种产品。
这样换来换去,那这个公司的资源全都被浪费了。
李隆基时期就是如此。
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系列丞相,他们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执政特色,上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否定前面的政策。
这样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只会让政策朝令夕改,完全达不到积累国力的作用。
所以李隆基时期,任命的丞相越多,政策换的就越多,光是把这些政策从上到下普及一遍,那都得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所以,他这种丞相问责制,其实就应该跟现在的企业管理一样,选择一个比较靠谱的ceo,一直用还可能好一点。
我们再看一看武则天的这种群相制度。
武则天的群相制度,用企业来举例,武则天就是董事长兼ceo。
她既是王朝的拥有着,又是日常管理的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