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63.柏林见闻2  李斯科的美国生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种低价买然后转换为自己利益的购片行为,在很多国家都十分流行,甚至目前国际上近八成的公司是依靠这种手段来牟利的。

说起来近10年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大肆入侵各个国家的电影行业,让各国的电影业以及很多国际影展都陷入了危机之中,而美国自己所创办的奥斯卡却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奖项评选机构。

在这种状况下,三大电影节依旧能够保持住自己的独特性,成为除奥斯卡以外,另外的电影评选机构也是有一套自己的手段和计划的。

柏林电影节的计划不光是更新了自己的举办地点,以及影院,甚至连会场都更新换代,变得更加便捷了。

硬件方面做出了改变,软件上面也紧追着潮流。这么多年柏林影展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不与其他奖项同流合污。抱着持之以恒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宗旨。

一直标榜自己的目标是,给柏林的公众,不仅仅是电影专业人士提供看到优秀电影的机会。”“发现新的天才、新的电影制作的潮流及独特的主题内容。

因此柏林影展设置了国际比赛”、“电影全景”、“青年论坛”、“大师回顾”、“儿童电影”、“德国新电影”等多项专题。

本届电影节的“全景”项目,从全世界提交的1600部影片中精选出来了来自32个国家的76部作品,以及香港、泰国、日本、韩国等亚洲电影,以求全面反映当今世界电影的面貌。

青年论坛一直在接力发掘电影圈子,刚刚进入的新人导演,比如说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贾樟柯的小武,就是在这里成功的被人们发觉,然后走上了名扬国际的道路。

而且本次柏林影展亚洲电影又占据了其中百分之33的份额,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影评人通过自己的评论来抨击柏林影展已经沦落为亚洲人狂欢的天堂。

不管外界评论与此,始终动摇不了柏林影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在所有影视从业人员心目中的独特性。

而且电影节还特别开辟了一个专项的主题,叫做欧洲电影市场。评委会所有工作人员深知柏林电影节给所有影视从业者带来的利益是什么,所以开辟了这个独特的主题。

无数的电影发行公司在这里开设了展台,近十个小放映厅从早到晚地在放着各国的影片。捕捉商业机会,这可能是吸引专业电影人员的更最重要因素。今年到电影节来的专业人员已从80年的4000人次,增加到来自150个国家的14,000人次。

来到这个城市,仿佛一切都跟电影割舍不开,无论游客还是行人,他们谈论话题的中心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即将要揭开帷幕的柏林电影节,李斯科似乎也是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到了。聆听着旁边桌子上坐的那群人讨论着自己喜欢,目前所看到过的几部电影,以及独特的主题和拍摄手法。

距离李斯科下了飞机到现在已经差不多过去了67个小时的时间,要说这67个小时他对柏林最大的印象可能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这里很丑。

相比于那些浪漫的巴黎以及英国的伦敦,还有美国的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柏林显得貌不其扬,这里很难让人能够用漂亮美丽来形容,除了在菩提树下偶尔能够见到的欧式古典和庄严,以及偶尔躲过战争摧残的老教堂和古迹,在这里见到的最多的就是一排排板式的居民楼。

还有废弃的专制工厂,战争时期遗留下来只修建了一半的建筑,以及统一修建的新式玻璃大厦和写字楼。

李斯科尽管是一个建筑行业的局外人,但是也不得不说,这个城市真是没有一点美感,让人一眼望去,心中涌现的第1个想法就是悲凉。

不过即便如此,通过旁边人的介绍,李斯科还是有些了解,这里是所有现代主义建设大师们的试验田,在二战以后整个德国处于一片狼藉的状况,这简直是建筑大师们最好的试验场所,每个人都竭力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把自己的理念融入到了一栋栋建筑中去。

现实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摒弃了之前建筑的美感,把建筑回归到本身的用处中去,没有一丝的浪费和多余,尽量发挥这所建筑的最大用处,这种粗野的风格也逐渐成为了柏林的主流。

尽管在外人看来这里很丑,但是因为独特的构思,柏林依旧会给你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比如说充满着想象力的各种几何图案,全是用未经打磨的混凝土预制板构成的,充满着未来感和科技感。

在战争时期,国会大厦曾经被敌国的飞机炸掉了房顶,现在被建筑师们用独特的创意添加了一层玻璃圆顶,这种新奇古老的组合成为了柏林是最新的地标建筑。

可以说如果有的选择,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把自己出国旅行的第1站放在柏林这个城市,但是不得不说,这座城市或许没有巴黎的浪漫,缺少罗马的沧桑,看上去跟主流格格不入,却不知不觉的形成了独特的前卫和不羁的个性。

这个城市总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