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也缺乏粮食,不能就地筹粮。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局势如此,长州广岛诸藩的兵不敢动,担心是声东击西,丢了下关海峡,大势更去。
手里能调动的就剩下冈山藩为主力的七千兵,再加上自己手里的这一万出头。
怎么守,却是个大问题。
攻敌之所必救,这是兵法。
对大顺来说,米子是天然良港,大米产区,距离隐歧岛这个中转地最近,米子本身就是大顺所必守之地,这是大顺登陆作战的总后方。
攻其所必守,围魏救赵,可救石见、江津。
可问题是米子所在的弓滨半岛的奇葩地形,万把人进攻,怕不是要全死在那。
狭长的半岛就像是一个丁丁,十余里长的宽面迎海,全都是天然的深水港,没有礁石,海况向来极好。
半岛只有不到三里宽,炮舰使使劲,炮弹都能飞出半岛之外,完全在军舰大炮的覆盖范围之内。
半岛和平原相连的根部,还有一条河。
渡河而攻是弱智,河东边只有一条不到两里宽的可通行地带,曾经的米子城还卡在路上。
现在必须做出决断,是不是让冈山藩为主的藩兵北上,防御石见。
自己领着大阪、京都附近的这一万多兵力,冒着巨大的伤亡,去攻弓滨半岛的大顺军?
不这么做,必完蛋。
无奈之下,太田资晴只能一边向幕府那边汇报情况,一边以大坂城代的身份,向冈山藩藩主下达了命令,让他星夜前往石见防守。
自己则带领着这附近的最后一支机动兵力,带着把这万把人拼光的觉悟,但愿松江城能多撑一阵,撑到冈山藩的兵力行军到石见。
他知道米子所处的弓滨半岛的地形,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打。
若能打赢,便证明还有打下去的必要。
能打赢,则证明大顺在海军优势、地形优势下,依旧无法守住如此绝佳适合防御的港口。
那么自此以后,也就只能学学当年的倭寇,四处骚扰骚扰,见缝插针,而不会再用这种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远距离登陆作战了。
到时候主战场又只能回到最适合的九州岛上,说不定能打成蒙古合战的局面,最后把大顺拖到退兵。
若是攻不下,那就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自己也算是尽力了。
这没有什么巧仗和计谋可用,就是硬碰硬的狭长半岛地形下的野战攻坚。
诱敌深入什么的,是没有用的,大顺又不傻,怎么可能会离开海岸海港?
唯有靠冈山藩的堵、自己的绕后,打一场硬碰硬的决战。
在给冈山藩藩主的命令中,太田资晴希望其能复制昔年丰臣秀吉的“中国大返还’的奇迹”,用最快的速度抵达石见。
不求能够战胜大顺军,只要能拖住大顺军,给他行军到米子的时间。
只是,丰臣秀吉的“中国大返还”,以这个时代的武士而言,着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冈山藩藩主无可奈何,只能舍弃仅有的几门大炮,带着七千诸藩藩兵狂奔。
…………
米子町。
百姓很欢迎大顺军。
历史上的元文一揆,藩主接受了百姓的条件,逐渐平息。历史上三十万人口的鸟取,六万人参加,可谓声势浩大。
一揆不是起义,而是请愿。
海军不少军官都参与过土佐的事,知道倭国自有国情在此,闹个起义居然还不敢造反,只敢谈条件才有人肯加入。
然而,因为大顺伐倭的战事,原本已经略微平息的一揆,此时更加剧烈了。
尤其是藩主前脚刚答应可以接受农民的要求,后脚幕府传令要求备战……备战得有钱、有粮,之前答应的条件只能反悔,还要求百姓筑城、运粮。
反悔比不答应更气人,于是更加激烈的斗争开始了。
有土佐经验的军官,到了米子后,喊的口号便是“秋毫无犯、解民倒悬、天朝是来帮助百姓争取仁政”之类的。
登陆的又是一群在威海封闭训练、不会抢劫的陆战队,当地商人惊奇地发现这些天朝人居然花钱买东西,惊呼真王者之师。
事实是刘钰在威海治军的余威,钱给的足,陆战队又不是水手,自认自己是体面人,不是丘八。当然主要还是没怎么打过仗,没抢顺手了。
只登陆了三日,引导一揆的几个领袖人物就来到了米子,询问大顺军是不是真的如他们说的口号那般。
去过土佐的军官,把当初在土佐的檄文稍微一改,换了一下地名人名,就这么分发出去。
砸了米子的当地贵族的粮仓,分发粮米,鼓动百姓帮着攻打松江城。轻车熟路不说,更是遇到了这种一揆已经发动的时机,当真是顺滑无比。
松江城距离米子,不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