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沮授遗计征淮南  替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动而无功,则威名折於外,财用穷於内,故必有万全之计而后用也。

司空欲南征,首要在于聚粮。

司空若不做通川聚粮水战之备,则虽积兵江内,无必渡之势矣。

今淮南有淮、泗二河,溉灌膏腴之田以万数。

寿春左右,陂池沃衍。

若水陆并农,以实军资,

然后引兵诣庐江、广陵,分据阳泉,安风、历阳,合肥。

据守这四镇,再资水浮谷而下。

贼知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后檄令寇匪以攻其内,精卒劲兵以讨其外,则大河以必拔,而江东淮南之郡不守。

如此,吴、淮之交绝,交绝而吴禽矣。

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

沮授说完计策后,曹操不禁抚掌大笑。

“沮公真天下奇才也。”

沮授的这个计策乃是以守为攻,步步紧逼之策,其中的精要之处,便是要曹操借势而行。

曹操自官渡一战大败袁绍后,他的威势已然是天下第一。

再加他奉迎天子,占据大义名分,故而沮授的这个鼓势之策可谓是十分适合曹操。

淮南一地本就是肥沃之地,既然孙翊可屯田,那么如今还占据淮南一半土地的曹操,

又为何不可呢?

而若是曹操在淮南屯田,那么一则可以得到众多粮草,二则可以宣示他讨伐孙翊之决心。

孙翊占据淮南一地不久,在淮南一地的威望又岂能与曹操抗衡。

而且淮南盗匪众多,大者几有万众,小者也有数千之众,曹操若以大义鼓动淮南内乱,

如此之下,淮南一地势必内乱不已。

曹操再分派精兵,镇守淮南各紧要兵争之地。

他只要不与孙翊相攻,只需做威慑之状,此消彼长之下,内外逼迫之下,

孙翊数年之内难有作为,这样的话,淮南一地对于孙翊来说,只是鸡肋而已。

而数年之后,威势大涨的曹操再以绝对实力对战孙翊,胜算可谓大大增加。

面对如此奇才的沮授,曹操如今已经愈发不想让他死了。

但沮授死志已定,在说完自己心中的计策之后,他就整理起自己的衣冠起来。

沮授是名士,君子死而冠正,这是他心中的气节。

沮授的这副做法,让曹操再也生不起招揽之心。

他摆摆手,示意一旁等候的刀斧手,将沮授带下去明正典刑。

而沮授却先一步往北方走去,

他面无惧色得说道,

“我主在北,不可面南而死也。”

看到沮授这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曹操不禁叹息道,

“河北多义士,若本初能用之,取天下何足愁?”

复而,曹操又心有不甘得说道,

“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这时曹操身后的荀攸说道,

“沮授之才,真叹为观止。

以临死之身,而助明公征孙,又助袁绍喘息,吾不如也。”

荀攸为人木讷,一向沉默寡言,但其每言必有所中。

他此番也是在提醒曹操,沮授方才献计的意图并不简单。

沮授临死前肯为曹操献计,未尝没有抱着引动曹操南征,

以期为北方的袁绍,取得休养生息的时间的意图。

其实这个意图曹操也猜的出来。

但相比在河北苟延残喘的袁绍,如今在东南一地如日中天的孙翊,才是他真正要注意的对手。

再加,贾诩先前已经献计如何让河北不得安宁,故而对于沮授的这个意图,曹操只是看破而不说破。

对于荀攸的提醒,曹操只是沉默不语。

可能沮授意图不纯,但他所献之计足可制孙翊,这点便已经足够了。

对自己是否忠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对自己有利,如此便好。

只是沮授的此番献计,虽然有利于曹操与袁绍二方,但却让孙翊即将面临大难!

...

此刻远在南方的孙翊还不知道,他已经被一个临死的人给暗算了。

不过就算他知道了,也最多暗骂几句而已。

大争之世,多得是智谋百出的人才,若把别人都当做傻瓜,那么孙翊也太过于自大了。

当然了,面对黄祖,孙翊是有理由把他当做傻瓜的。

就在数日之前,孙翊就已经到达了庐江境内。

虽说在之前周瑜为孙翊定下了奇袭江夏的战术,而且孙翊通过各种布置,将江夏的兵力抽调大半走了。

但江夏毕竟是荆州重镇,城坚池深,对于这样的一个重镇,孙翊不会掉以轻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