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郡,襄阳县外,岘山南沔水边。
波光粼粼的江水在阳光下,倒映着江边垂钓者的身影。
沔水乃长江支流,越岘山而过流经襄阳县外,因为水量充足,其中鱼虾繁多。
因此每每到了春夏时节,荆州名士中雅好风流者就会携一二童子,或邀一二好友来者沔水岸上垂钓。
又镇南将军刘表平定荆州后,安抚士民,使得荆州安定祥和,
不少北州才子因为逃避战乱而纷纷南下入荆州,这又使荆州文风昌盛,名士文人辈出。
入乡随俗之下,许多北州士人也习惯于在春夏时节沔水边垂钓。
久而久之,几成定例。
盛时,南北士人齐聚沔水边,互为垂钓,互为论道,互为品评当世人物,岸上士人之数犹如沔水中锦鲤,数不胜数。
不少世家子弟或寒门学子中不为人所知者慕名而来。
这其中有些年轻士子或因为才学,或因为言谈,或因为相貌而得名士所赞,声名始闻,后为州郡所辟,渐渐踏上仕途。
这其中佼佼者有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而最为盛名者非“卧龙”诸葛亮及“凤雏”庞统莫属。
也因此,时人将此沔水垂钓赞为“龙门垂钓”,意为名士既垂钓鱼虾,亦垂钓才子也,风流至极,引为一时佳话。
今日,沔水上垂钓者并不多,三两一地,总的不过十数人。
其中有一处最为引人注目。
这处有垂钓者三人,年纪各不相同,分为三个年龄阶段。
老年者一身短褐,头绑黑帻,神情严肃,如乡间老农般。中年者穿戴皂帽布襦,身材高大,仔细看之,双手指甲中还残留者一些桑叶。
而弱冠者身着薄衫,面貌平平无奇,神态木讷,似一朴钝之乡间小民。
若外地人初来此地,看到这三人,光从外貌来说,还会以为这是一个平凡至极的农耕黎庶家中的祖孙三代。
但这三人在这襄樊地区都是声名远扬之辈。
老年者,名为庞德公,乃荆州著名名士,隐士。庞德公平时居沔水边上之鱼梁洲中,一生未尝入城府。
素日里躬耕田里,闲暇时则正巾端坐琴书自娱。
庞德公虽隐居田里但擅长知人,现今荆州名声鹊起的名士如诸葛孔明号卧龙,庞士元号凤雏,司马徳操号水镜者,皆德公语也。
时人皆叹服德公知人之明。
中年者名司马徽,字德操,颖川阳翟人士。
建安三年时荆州牧刘表在襄阳设立学校,置学官,司马徽又感中原战乱频仍,故而于那时南下客居襄阳。
司马徽为人清高拔俗,知识渊博,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为荆州士人所敬仰。平时隐居以采桑为生,多次拒绝刘表辟用,因此名声更广。
而弱冠青年者名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乃当今荆襄年轻一辈士子中最负盛名者,为庞德公赞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
庞统年少时相貌普通,不善言语,虽为庞德公从子,但当时荆州未有人识者。唯有其从父庞德公爱重之,为养其名,庞德公让当时刚刚十岁的庞统前去拜访当时清雅有知人鉴的司马徽。
司马徽当时还在颖川,庞统从襄阳行二千里往见之。
等庞统到了阳翟时,见到司马徽正在桑树上采桑,庞统在牛车中从下而上向司马徽道,“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
庞统一语而出,司马徽惊异之,司马徽惊奇之下与庞统相谈起来。
司马徽坐于桑树上,庞统安坐牛车中,两人相谈越来越觉得对方都是有大才之人,不知不觉间,两人共语自昼及夜。
相谈结束之后,司马徽觉得庞统乃是一奇才,称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
庞统也因此逐渐显闻为人所知。
今日,庞德公、司马徽相约庞统垂钓,乃是为了问询一件事。
端坐一个时辰之久,艾服之年的庞德公难免觉得有些疲惫,他转变了一下坐姿,问于庞统道,“士元,前日蔡府君召汝为郡功曹,汝何故拒之?”
庞德公对自己的这个从子十分看重,自然对其也是了解颇深,他深知庞统怀抱惊人才华的同时,心中也有着远大的志向。
郡之功曹乃是一郡右职,掌一郡人事升迁,而且还可以参预一郡或县的一切事务,权责贵重。
两汉以来,任郡功曹者皆为郡守心腹,庞统之前并未出仕过,蔡瑁初次辟用庞统,就任其为功曹,已经是十分看重庞统了。
庞统若答应蔡瑁的征辟,以功曹之职出仕,起点高不说,将来庞统再得升迁,那下一步就很有可能是那千里之侯,一郡太守了。
即可展自身才能,稍慰怀才不遇之念,又可佐宰一郡,为同辈翘楚,庞德公不理解庞统为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