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4章 你方唱罢  谍海孤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备,有了清晰直观的认知。

“…你们一路多小心…”林默嘱咐了王明坤一声,目送他们登车离去。

好不容易摸进去立足了,肯定不可能一次行动便全撤走,他们需要尽早撤回去,确保身份这些不出现什么问题。

路上有一部分人,已经先一步分开,他们是为将人和东西送出,再将车带回去,所以才耽搁到了现在。

东西还有一些未弄上船,主要是许志玉弄来的那两门炮,这玩意儿八九十公斤呢!虽然两人人也能硬扛起来,但走这小栈道过可不容易。

费了一番功夫,才将东西搬上船,结果又因重量超标,将船头压得触底,陷在了河床稀泥里。

主要是为了装船,船尽量靠近了岸边,但因流动迟缓的河水较浑浊,河底顶部稀泥又太稀,用竹撑没测准……

反正废了好一番功夫,先是将船尾调转至水较深区域,接着将火炮移至船尾,然后又是往后撑,又是让其他船往后拽,才让船脱困。

好在并没有敌人追来或其他的干扰,弄好后,摇橹的摇橹,撑船的撑船,打灯的打灯,往远处行驶而去。

其实大船已经机动至上海周边接应了,不过为免走漏风声,导致暴露啥的,他们还是会慢慢折返回湖区再汇合。

伤势较重或需尽快处理者,已经由小火轮转移过去了,他们倒是不太着急,慢慢整回去便可。

本来今天飘来那片大乌云,还让他们有点担心,结果是真的够虚的,雷声大雨点小,下的雨也只够将地面打湿了。

不过林默确认没什么状况后,便一头钻进缴获堆,开始翻找清点起来,他刚才可是看到不少有趣的东西。

林默所在这条乌篷是最大的,除了那两门步兵炮,其他缴获都搬到了这条船上。

先将枪清点了,冲锋枪便有三十多条,形制结构像是花机关,但林默可以肯定不是MP18。

具体是什么型号,他暂时还不清楚,但应该是MP18的衍生型,或者仿制型、参考型,但肯定是有点关系的。

而且日本派遣至上海的陆战队,便装备了类似武器,林默怀疑,来源可能便是那边,也不知道特高科这些人是怎么搞来的?

步枪则有五十多支,较杂,有一部分是老毛子的莫辛纳甘,这武器在北方比较常见。

应该是专门通过什么渠道搞来的,估计是来袭人员中,曾有部分人接触使用过,特意弄来,想让他们在行动中能更好发挥。

还有一部分,则几乎是全新的毛瑟步枪,应该是临时通过一些军火商采买而来。

还有少量三八大盖,估计是专门配给其中精锐骨干的,让他们使用最熟悉的枪械,能全力发挥,但可能在种种顾虑下,并没敢搞得太过分。

不过事实是,并没有发挥多大效果,那种环境条件下,威胁可能还不及一支冲锋枪胡乱扫射。

至于手枪,几乎人手一支,都是勃朗宁,没再拿王八盒子出来,不过型号较杂,估计也是临时凑了一番。

机枪,则全是捷克式,搞回来了八挺,据反馈,基本都被布置在炮兵阵地周围防备警戒,可惜并未发挥多大作用,甚至反被他们所利用。

其他的,还有什么刺刀、武士刀及暗器啥的,那柄特殊的武土刀也看了,但他对这些了解并不是太多。

而且这明显不是军队制式的,也瞧不出更多猫腻,结论也与姚宜宾差不多,只是认为携带它的人,有什么特殊。

余下的手雷子弹,都没什么出奇的,不过携带的美制手雷数量较有限,不知是缺了还是什么原因?

到最后,林默才拿起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好像是一个勺、一根棍、一截钢管整一起的玩意。

也就是掷弹筒,王明坤缴获的炮,当时轰击旅馆,将他们逼至一二楼的曲射武器。

林默最后四处查看处理情况之时,便看过一眼,当时着急,并未细看,只认为是大正十年式。

但卸车时,他看到了炮管内的情况,他感觉不对,因为里面刻有膛线。

而且细细想来,交战时其的射高射远也不合理,还有威力也不合理,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弹药,就是手雷而已,哪有那么大威力?

现在林默一翻找,便确定了这是改进的八九式掷弹筒,因为他找到了其专属的榴弹,那东西的特征可不要太明显。

当时王守飞这边,也寻过去看情况了,据其所述,虽然当时发生了殉爆,但备弹在角落进行,当时并未将那些弹药引爆。

也是因未曾大量殉爆,所以三支掷弹筒,除一支有轻微损伤外,另外二支都是完好无损。

当然,林默看重的,并非掷弹筒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情况,若他所记不错,这八九式掷弹筒,日本人也才刚量产装备没几年,这时候便出现在这边,可不太正常啊?

这种东西,初研制生产,要么紧着一线作战部队,要么紧着主力部队,而且往往还会进行较为严格的保密之类。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