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旭把订单翻两倍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准确的来说有点老调重弹,那就是这两年他一直在推动的代工。
义乌站台那边虽然热闹,一下子也拿到不少订单。不过这些外国商人只所以这么慷慨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这些东西都十分的新奇,他们看好这一块儿的市场。
不过看好市场孤注一掷搏一把的商人毕竟是少数,所以看似慷慨的下订单其实还是保守的做法。
这些老外不傻,他们下的订单基本上都是尝试销售的,也就是下订一批货回去。看看销量之后再决定加不加单这样最保险。
而一个市场如果没有幕后推手的话,对于新商品的出现总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可以火爆的商品,很有可能因为适应时间太长而夭折。
不过新的商品需要适应,老商品却没有这个顾虑。尤其是杨东旭在那群老外商人中看到几个国际性的大牌子。
所以要是代工能谈成的话,没有销售顾虑订单何止是翻两倍。而让这些老外给代工订单的办法也很简单,节省几乎一半的生产成本,质量还一毛一样的。
如此试问哪个商人不心动?而为此他们需要付出的仅仅只是最多一个月的等待,以及或许会增加的一些运输费用而已。可这在巨额节省出来的成本面前简直就是九九一毛。
并且现在中国可是推出出口优惠政策,也就说只要商品能够出口换取外汇,不收税甚至还有税务补贴。如此这又给这些商家节省了一笔如此怎么算都划算。
不过这些外商肯定也会有些顾虑,毕竟在他们印象中中国式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能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按质按量的完成订单,他们心中肯定也会有顾虑。
但这个顾虑也很好打消,那就是在合同中把这一点加重著名,把责任写的清清楚楚,再不行货到可以少要定金,甚至可以交保证金的,总之这些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只要这些外伤第一次尝到在中国代工的甜头,那么他们将彻底的上瘾离不开国内的代工企业,如此第一批代工企业接订单肯定接的手软。
“这个能行吗?”赵德鑫听杨东旭说完,有点迟疑的看着他。
虽然义乌这边比余飞宏准备充足的多,但他们目前的想法还停留在推销自己商品上,让自己的商品走出过门,至于从国外拿订单当代工企业,目前国内还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即便有敢想又有条件做的除了杨东旭也没几个人。
“你那边应该有几个不错的裁缝吧?”杨东旭对着义乌站位那边扬了扬下巴说道。
虽然义乌站台那边很热闹围了不少的人,不过利用个子高的优势,杨东旭还是看到有两个中年妇女拿过一匹布剪开,很快做成一件中山装向老外展示自己布匹的质量,以及成装之后的成色。
“是有几个心灵手巧的。”赵德鑫一时间没弄懂杨东旭的意思点了点头。
“走我们过去,让你的人配合我一下。”杨东旭对赵德鑫笑了笑向着义乌那边的展台走去。
赵德鑫眉头皱了一下心里有点忐忑,虽然两倍的订单很诱人。可今天义乌获取的订单已经不小了,所以即便现在什么都不做他也能回去交差。
可要是听杨东旭的,最后两倍的订单没成,然后到手的订单也飞了。估计他回去之后领导杀他的心都有。
可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杨东旭利用身高和力量优势已经挤进了义乌展台那边,并且没给赵德鑫再说什么的机会,直接用英语和一个全身上下都穿着耐克品牌服饰的老外谈了起来。
原本在听翻译磕磕绊绊介绍眼前商品的老外,一听一口纯正伦敦腔的杨东旭的英语瞬间眼睛一亮,然后在旁边人翻译目瞪口呆中叽里呱啦和杨东旭交谈起来。
这个时候费力挤进来的赵德鑫想要说什么,杨东旭已经拿过桌子上的白色画笔,几笔勾勒出拆分出来的外套部件在给老外介绍着什么。
一看杨东旭随手勾勒出来的图案,老外眼睛一亮。并且十分有兴趣的指着外套上面拆分下来的口袋样式,袖口形状,以及领口的样子和杨东旭热烈的交谈起来。
两个人一个一边画一边介绍,一个一边看一边问旁若无人的交谈了几分钟时间,然后杨东旭不知道和老外说了一句什么,两个一同看向两个女裁缝。这让站在一边不敢说话的两个女裁缝瞬间吓了一跳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这些图你能看得懂吗?”杨东旭把面前用粉笔画出来的衣服零件转了一个方向给两个裁缝看。
两个女裁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个同时摇了摇头。
看到两个人的反应杨东旭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指着布匹上的画给两个人介绍起来,其实就是说这个口袋应该在衣服的那个位置,袖口要什么样的,领口要稍微硬一点并且树立等等。
这么已解释两个人瞬间听懂了,这也是目前国内技工的普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