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赵国公知晓分寸。”
多少臣子都倒在了不知分寸上,比如说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
……
“太子挂帅?”
这个消息传出去,震惊了多少人。
“只是遥领吧?”
崔晨问道。
大唐有这个规矩,用宗室,特别是用皇子遥领一些重要职位。挂帅也有这等遥领的先例在。
卢顺载摇头,“不,是跟随大军前往。”
崔晨讶然,“这般年轻的太子竟然就要去军中阅历了吗?”
这些老鬼自然知晓太子虽然挂着个大总管的名头,可却只是个名头,此行也就是去积攒威望,顺带经历些军中事,对军队有个大致的了解。
“皇帝的身体难说,所以这是未雨绸缪之意。”
卢顺珪一句话解释了皇帝的用意。
“这位皇帝也算是果决。”王晟幽幽的道:“他这是在历练太子,若是太子历练好了,他就算是倒下后大唐依旧能有条不紊,能按部就班,依旧延续如今的方向一直走。”
一直走!
崔晨楞了一下,“一直走,士族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
皇帝打压士族,太子是新学的支持者,自然也会如此。
……
贾平安坐镇兵部,不断签发命令。
三省也进入了高节奏的工作状态。
户部最为忙碌。
“老夫只要粮食!”
窦德玄整日叫骂不休。
“耶耶只要粮食,赶紧转运去安西!”
“军中粮草第一,将士们没了吃的,老夫就把你等丢到安西去,让将士们生吞活剥了!”
户部忙作一团,贾平安也在组建自己的团队。
首先是行军长史。
“还是李敬业吧。”
李敬业那个棒槌是文官,突然转为子总管不大合适,贾平安依旧是曲线救国,给他挂一个行军长史的名头。
皇帝很敏锐的察觉到了大唐将领后继无人的窘迫,和贾平安算是配合默契,一个建言,一个飞速赞同。
于是那些后来在史册中闪闪发光的将领都进入了此次西征的大军中。
裴行俭,程名振,王方翼……
两名老将作为此战贾平安的辅佐。
高侃和刘仁愿。
五万大军已经从各处出发了。
“无需集结。”
贾平安说道:“各处抽调的府兵以州为基础集结,随后每个州的府兵按照地域距离,指定在某处集结,最后大军在路上会和。”
李勣也忍不住睁开眼睛问道:“若是散乱了……”
“大唐府兵军纪严明,总得要试试。”
贾平安也想到了陈胜吴广的事儿。
两个小吏带着一群被征发的百姓去边疆戍守,半路遭遇大雨误期,秦法严峻,这伙人干脆来了个造反。
但现在没这个土壤。
“陌刀手要多一些。”
军中将领最喜陌刀手的就是贾平安。
这个连皇帝都知晓。
“给他!”
皇帝很大气,在这等国战当口有求必应。
贾平安要的不好意思了,进宫和阿姐说道:“阿姐,我要不要学了王翦,回头写奏疏求些钱财田地?”
“滚!”
这话被皇帝知晓了,不禁大笑。
“朕不是秦皇,也不是汉武,只管去立功。”
大唐是府兵制,将领想造反的难度大于上青天。后续府兵制难以为续,变成了募兵制,这才给了那些野心家谋反的温床。
府兵制下,军队散于各地。战前集结,战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将领没法掌控大军。
募兵制下,将士们长期效命于某个将领的麾下,若是这个将领有心,譬如说安禄山,此人野心勃勃,自然能通过各种手段来让大军成为自己的私军。
所以,这是最好的时代。
家中得安排好。
高阳那边也得安排好。
“少带着大郎去赴宴。”
贾平安不想让儿子和那些人虚与委蛇。
“孩子得有自己的朋友呢!”高阳觉得贾平安越发的古怪了,“小贾你莫不是老了?”
我!
随即就是一番征战。
晚些高阳吃吃笑道:“郎君可能再度跃马厮杀?”
我!
贾平安色厉内荏的道:“今日暂且饶了你。”
……
“要出发了。”
新城看着蓝天,“想来安西那边也会是如此吧。”
“说是赵国公最近忙碌。”
新城遣人去打探消息,结果让她有些惆怅。
“我知道的……当年阿耶要征伐高丽时,忙的连我都没法见一面。”
她随即去了大慈恩寺。
知客僧低头,“公主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