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487章 治世英雄  捡到一本三国志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熹平十三年,五月

天子依据曹操的上奏,颁发了新政,不过,在朝议之中,这奏表并不是曹操所上的,因为,曹操心里明白,若是他上奏这些,士子们非但不会领会他的好意,反而可能会抗拒接受这些赏赐,并以直面奸逆,不为其收买而为自己的殊荣。

故而,在朝议里,这些事情,是由司徒卢植所提出的。

卢植虽也不怎么支持新政之事,可是天子有吩咐,他是不会去反对的,何况天子的吩咐还是明君之为,爱惜贤才,这样的明智之举,他定然是要支持的,在司徒上奏之后,天子自然是应允的,百官对此格外的诧异,都连忙去看曹操的表情。

他们原以为,对于卢植这般的做法,曹操定会极为恼怒,甚至不惜与司徒当面争执,不过,曹操没有如同他们所想的那样,他始终都是一副平静的模样,胸有成竹,这幅模样,让大臣们心里更是厌恶。

随后,政令便开始施行,因为只有在四大学府内就读的学子,才能得到相应减少赋税的情况,所以,政令的施行并不是很繁琐,只需要调出学府的名录,加以统计便可以了,此令对于世家大族,还是有巨大好处的,因为,就读在学府内的世家子弟是最多的。

而每多一人,他们便能又得到相应的减低税赋的好处。

故而,此令没有什么人反对,以最快的速度迅速传播,受益最大的学子们,以及他们的宗族,都是极为的开心,纷纷陈赞天子对贤才的重视,以及司徒卢公的德行。

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对于新政的反驳声竟然小了很多,因为世家大族的税赋,因这些学子们的缘故,得到了一定的降低,另外,庙堂已经表现了自己对贤才的重视,他们得到了利益,同时,也失去了名分,他们不能再以庙堂不重视贤才的名义,对新政进行攻击。

当然,另一项的牌匾,也就是所谓对优异学子的奖章,也是被卢植所提出,迅速施行。

如曹操所想的那样,绝大部分的世家大族,乃至朝中学子们,都不再对新政口诛笔伐,虽说不上支持,可是还是让他们闭上了嘴,地方上,新政遭受的阻力正在迅速的降低,在这个时候,大臣们方才明白了天子的真实用意,他是要用这些恩惠来让我们闭嘴的!

不过,作为天下闻名的贤才,他们怎么能为这区区的恩惠而支持奸邪呢?

不过,他们却找不出攻伐新政的名义,若是言之害民,那如今很多地区的百姓们都因所缴纳税赋的降低而感恩戴德呢,这个名义能号召的人力是不多的,他们只能苦思冥想,想要找出新的由头来,就在他们苦思冥想的这段时日里,曹操趁机扩大新政的范围。

他将乡有秩从县官体系里分了出来,直接由刺史所管辖,总体上听从司空的命令,乡有秩,也就是地方上的乡官,是负责收税的,他们是属于郡属,听候地方太守的命令,秩百石,掌一乡人,而曹操意识到了地方势力对举措的破坏之后,便将乡有秩从郡里分割出来。

并且,增为四百石,在收税事务上,地方官吏都需要配合他们,听从他们,在地方上,他们只需要听候刺史的命令,曹操又加强了都邮的职权,乡有秩在进行收税诸事的时候,都邮必须要跟随,并且进行督查,不仅是对乡有秩本身,还要对郡县官吏们进行督查。

乡有秩被撤去了诉讼的职权,他原先是掌握一乡之内,诉讼与税收的权力,曹操却并不想让他们参与额外的杂事,在撤掉原有权力的同时,曹操又给了他们在税收方面更大的权力,他要乡有秩来收回地方太守县令对于税赋的一切权力,包括进行调查,定额,征收,运往雒阳的一系列过程。

曹操将这些全部都从地方官吏们的手里收回来,再交给了乡有秩,他是在五月宣布了这政令,因邢子昂不在尚书台,故而有尚书仆射郭嘉通过了这条政令,这条政令就此施行,当然,一如往常的,在地方上造成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地方官吏们的政绩,就是要通过当地的税赋的。

他们会调查,统计,再交于天子,这行为被称为上计,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延续制度,到了如今,这些竟然都要被夺走,不过,地方上的官吏与庙堂大臣不同,他们不能反对庙堂的任何政策,因为他们的反对,会引起庙堂的忌惮,也就是天子的忌惮,到时候,他们等来的可能就是北军,或者张郃。

何况,在熹平年,地方太守的实力被降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因崔公的军屯法的提出,地方不再保留郡县士卒,只有县衙更卒,地方亭卒来对付盗贼,维持治安,其余士卒,全然不留,全部化为戍边军旅,在边塞地区进行屯田开垦。

故而,太守手里的军权可谓是低到了极点,而如今,在财政上,又被乡有秩所夺取了权力。

在乡有秩与都邮的紧密配合下,曹操才算是勉强在地方上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税收制度,这种制度与以往而言,更多的区别是将税收与地方官吏分割开,直接由庙堂来掌握,朝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