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说笑了(第一更)  回到明朝当暴君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靠海吃海,一部分靠山吃山,时而因为抢水什么的械斗。

至于现在,大量的百姓已经干脆不种地了,倘若地段不好,就干脆将田地荒在那里也不去耕种,很多人都选择了去厂子里面上工。

从整体情况来看,泉州府今年的税收会比去年增高一些,对比十年前更是翻倍,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可是从粮食的收成上面来看,今年的年景已经算是这些年难得好的了,然而收成却下降了很多,跟前年相比,更是下跌了一半。”

崇祯皇帝皱眉道:“那粮食呢?够吃么?”

田三石斟酌着道:“粮食总还是够吃的,且不提那些高产的粮食,就算是从南洋那边购粮过来吃也是足够的。

微臣担心的是,人心思动,单单泉州府已经这样儿了,倘若其他地方也跟泉州府一样,只怕以后粮食就会变得不够吃,到时候天灾没有,人祸却是难以避免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示意田三石继续说下去。

沉吟了半晌之后,田三石才道:“泉州府已经重印了崇祯二十四年劝农书,崇祯二十五年的劝农书出来之后也会大量印制,然后分发给民间,只是效果如何,臣也不好说。”

深吸了一口气后,田三石又接着道:“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要么打压那些商人开设的工坊,要么强制百姓种粮。

然而打压工坊容易,却会影响了税收,强制百姓种粮,又怕百姓们心生不满,微臣驽钝,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暂时且放任吧,看一看,百姓们会做出选择的。”

后世接触过各种各样论坛和新闻的崇祯皇帝知道,百姓们放弃土地然后选择务工是大势所趋在农业集中化之前,无论怎么搞,务工的收入永远高于在地里刨食。

这种情况不单单是几百年后出现,随着大明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比崇祯皇帝设想中提前了几十年而已。

但是崇祯皇帝又有什么办法去解决?

就像是田三石说的那样儿,要么打压工坊,要么强制百姓种地,这两种方法其实都不可取。

至于提高粮食的官方收购价格,能够解决一时,但是却不能根治粮价高了,就意味着工坊的用工成本增加,然后商品的价格增高,再往后估计就是通货膨胀。

然后还是会有大量的百姓因为工钱的增加而选择去务工。

崇祯皇帝也头疼。

自从崇祯十七年之后,整个历史的发展就跑到了一条陌生的车道上面,崇祯皇帝再想玩什么弯道超车已经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失去了那些历史知识之后,崇祯皇帝能够依靠的就只有那些起点里面提到过的东西了而那些扑街们似乎都专注于杀人放火平天下,至于怎么治理一个国家,往往都是寥寥几笔带过。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放任百姓们自己选择,愿意种地的就去种地,愿意务工的就去务工,大明的社会体系会不会自我完成调节不重要,只要内阁和中极殿还存在,这个问题就早晚会有解决方案。

带着田三石等人在码头附近转了半晌之后,时间已经渐渐的过了中午,太阳都已经有些偏西了,码头上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船回来了,之前还有些沉寂的港口顿时热闹了起来。

几只海鸟翻飞,远处的海平面也如被烧着了一般,变得通红,略微刺眼的光线下,一个个小黑点先后冒出头来,向着码头所在的位置越行越近,渐渐的变成了完整的渔船。

微微眯起眼睛,崇祯皇帝笑道:“走,咱们也去凑凑热闹,挑几尾新鲜的鱼回去。”

见崇祯皇帝兴致颇高,田三石也笑道:“微臣陪陛下一同前往,不瞒陛下,微臣在这易牙之术上,倒也颇有些心得。”

崇祯皇帝颔首笑了笑,便带着田三石一起往码头前方而去。

最先进港的渔船靠了岸,刚才还三三两两取在一起侃大山的商户们顿时翻了脸,一个个挤着向前,手里不住的挥舞着崇祯宝钞,大喊道:“头鱼归我!”

见田三石望向自己,崇祯皇帝呵呵笑道:“新鲜的就得,咱们不抢什么头鱼,也不跟商家们争这个彩头了。”

几个税吏奋力挤开了拥挤的人群,来到了渔船上之后,先是对着船老大招了个招呼,接着才开口道:“吴老大,今天渔获如何?”

船老大四十来岁的样子,还略带冷意的春风之中却赤着膀子,露出上半身虬结的古铜色肌肉,捋着胡须笑道:“托胡爷的福,今天的收成还倒是好,估计小人要出上一笔大大的税金了。”

竖了竖大拇指,为首的税吏才笑道:“瞧你高兴的那个样子,头一艘船回港,待会儿的头鱼可不得卖出个大价钱?”

吴老大摇了摇头道:“今天的头鱼不卖。”

为首的税吏顿时愣住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