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一个不是特别明显、很容易漏过,但是却又真实客观存在的细节
不论是哪一次,马拉申科的回答似乎总能够说进自己心坎里,就好像就好像他对自己早已经了解地非常透彻了一样,朱可夫在询问了自己很多遍以后,确确实实感到了这种感觉的真实存在。
也许这是马拉申科有意地在朝着自己想听的方向去说,但毋庸置疑的是马拉申科的确有说到做到的能力,过去以往那些惨败在他手里的累累德棍尸体和残骸就是证明。
在物理征服德棍这件事儿上,马拉申科可是绝对的专家。
望着自己面前面带微笑但却又不失果敢坚毅的年轻少将,潜意识中甚至产生了一种“这个年纪是不是有点优秀过头了”想法的朱可夫,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笑着朝马拉申科开口。
“那好,我相信你能做到。等你凯旋的消息传来时,我会亲自向斯大林同志汇报、为你请功。”
对于方才那些重装列队的新式重型坦克,忙于前线事物的朱可夫了解地并不是太多,仅仅只有一些广为流传的道听途说消息,可以被拿来分析参考。
据说,这种新式的重型坦克是设计出它们的科京,拿着全套的设计方案和马拉申科的实战反馈报告出席,在慈父斯大林同志主持的装备发展方向研讨会议上,由斯大林同志亲自拍板决定量产的。
相传在当时的会场上,还发生了一些能让科京当场从椅子上站起来、情绪激动的事儿。
反对计划的人老调重弹,认为在斯大林2重型坦克刚刚定型量产不久,并且能够确保对敌人装甲部队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去频繁撤换生产线、量产一种全新的重型坦克没有必要,这会影响到重型坦克的整体产量,进而对前线的战事起到消极的负面效果。
眼看自己的计划要被某些人用嘴巴毒死的科京情绪激动,腾地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科京先是用数据和分析报告说话,证明了6重型坦克的设计,已经尽可能地和2重型坦克最大程度零件通用。即便是立刻量产也不会对整体产量造成多大的影响,并且很快就可以恢复,并且6是一种装甲布局设计更先进、造价和工时消耗完全可接受的强大武器。
再接着,科京又一次拿起了马拉申科的实战反馈报告高举在手中,向着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佬们说出了令人难忘的一席话。
“如果你们比马拉申科同志更了解战场上的重型坦克,可以写出一份同类型的报告来反驳我。不论如何,马拉申科同志都对新式重型坦克予以了极高的评价,在正面战场与敌人的对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连他都在建议尽快为红军重型坦克部队批量换装,我们只有早做行动才能应对敌人的下一步计划!我提醒同志们,不要等到敌人的新式重型坦克在战场上出现了,我们这才去着急地寻找对策,这会令无数的红军坦克兵在战场上付出生命的代价!”
反对者们拿不出同样的东西和新的说法,用来对抗科京手中的那份附上了马拉申科亲笔签名的手书报告。
毕竟,单论作战经验和战绩表现,没有其它的红军重型坦克部队指战员能和那个马拉申科抗衡,在这个问题上尝试扳倒科京手里的那份报告是不可能的。
这个被德军战俘惊恐地称为“钢铁屠夫”的男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用德国佬的惨败去刷新他自己的战绩,向来都是如此,甚至连慈父斯大林同志都对这位年轻的坦克兵少将赞誉有加。
“先坐下,坐下来慢慢说,科京。同志们只是在集思广益,这是讨论,还不是最终的结果,我们可以继续慢慢谈。”
斯大林同志发话,科京自然是不敢有所违抗,立刻就顺着慈父同志缓缓下压的手势坐了下来。
“同志们刚才的看法还有发言我都听清楚了,现在我来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敌人的坦克更新换代速度之快,的确已经超出了我们此前的预期,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还记得之前有哪些同志说,我们的重型坦克能够对敌人一直保持装备优势、直到战争胜利也不用换代的吗?”
“”
斯大林同志这话一出口,会场下面很多人心里立刻就不淡定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放哪儿都适用,斯大林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把那已经被事实证明为是错的不能再愚蠢的说辞给抬出来、还摆在了明面上
这是打算干嘛?清算以前犯过的错吗?还是说单纯只是就事论事、说说就完了?
每个人心里都只能瞎猜、确定不了答案,更没有人敢站出来当出头鸟、接斯大林的话,这种得罪人不讨好的事儿最好别干。
眼见自己的一席话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整个会场上鸦雀无声、针落可闻,气氛凝固到近乎到了窒息的程度。
稍许点了点头的斯大林,这才拿着手中方才一直在看的马拉申科报告原件缓缓开口。
“既然我们的部队需要,那么我们就一定要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