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印书  贞观赘婿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公过誉了……”李杜客气几句。

闲聊了几句之后,刘洎对房玄龄说道:“禀相公,工部前几日派人去检查昭陵的修建进度,发现非常不理想,进展缓慢……”

原来,前年长孙皇后去世之后,皇帝就安排修建昭陵。

昭陵同时也是皇帝李世民千秋之后的归处,他自然极为重视,现在督修昭陵者是将作大匠阎立本。

房玄龄一听,表情立刻变得非常严肃:“这可不是小事,你单独就此事拟一专折给主上禀报,看主上如何处理。”

“是!”

“对了,李元白准备在东方书院开办算盘、账簿培训。你速以尚书省名义拟一牒,发京城各司和雍州、洛州,让他们先做好准备,正式培训牒文过几日再下,免得此事耽搁了!”

“是!”

……

三日后,早,弘文馆。

李杜等人正在查看工匠们刻字。

这一次,李杜同时推广了雕版印刷和木活字印刷。

本来他想制作金属活字,一步到位。

不过后来又感觉非常麻烦,就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没一年半载根本搞不成,这几年先用木活字对付过去。

木活字在明清时期使用非常普遍,仅仅次于雕版印刷。

它通常是采用梨木、枣木或者杨柳木雕成的,因为取材比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来又简单迅速,所以成为我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

李杜之所以依旧要推广雕版印刷,是因为古代书籍品种较少,采用雕版印刷非常省事,而且它也可以克服木活字印刷需要排版、捡字等等许多缺点。

技术发展总是要和此时的生产力相适应,必须要保证某一项技术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唯有如此才能顺利推广某一项技术,否则绝对难以成功。

所以一直到清代,雕版印刷始终是主流,木活字、金属活字始终处于次要位置。

……

要想快速的用木活字印刷书籍,通常也要五万个汉字模,因为每书页中重复字很多,李杜计划制作十万个字模。

繁体字笔画很多,尽管这些工匠手艺非常熟练,但是一个人平均每个时辰也只能雕刻十个字。

李杜规定,每人每日完成五十个字就休息。

他们当中有十人负责雕版,现在雕刻的是《金刚经》,那是李世民亲自要求的,《金刚经》并不长,还有几日即可完成。

长孙皇后去世两周年的纪念日马上就要到来,李世民要印刷一千部金刚经施舍给天下大众。

……

看过刻字之后,许敬宗突然间提出一个问题:“元白,这十多万个活字虽然是够用了,印书也非常方便,不过,如此多的字如何挑选呢?”

李杜一听,心想,这许敬宗果然聪明,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困难,不过这当然难不倒自己。

“我在下准备制作出两个大韵轮,将制作的木活字,依韵分格排列轮盘之上。

排版者坐于两轮之间,转动轮轴,即可检取所需的字来排版,印毕撤版时,亦用此法归还韵内,两得其便……”李杜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方法。

许敬宗连连点头:“嗯,如此一来倒也简便,元白真是奇人也!”

他心中十分佩服李杜,自己虽然是五品职官,不过一直都是六品散官,还穿着绿色官服呢!

……

十日后,太极殿。

李杜拿着刚刚印刷完成的《金刚经》样本来送给李世民。

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工部尚书段纶、匠作大匠阎立本三人才刚刚开始商量关于昭陵修建的事情。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李杜,说道:“爱卿在一旁先坐坐,我们先把关于昭陵的事情谈完!”

“是!”李杜点点头,然后坐在一旁倾听他们交谈。

李世民的脸色很不好。

阎立本继续讲述修建昭陵的困难:“……长孙皇后逝世太过突然,先前没有准备;第三,所选之地岩石多,而且非常坚硬,难以开凿。

最后,去年雨水也多,导致地下积水严重,去年整个夏季都无法正常施工……

等阎立本说完,李世民怒道:“亏我如此信任你,没想到你居然有如此多的借口,按照你这进度,皇后何时才能正式下葬?

我再给你一年时间,如进度还是如此拖沓,没多大进展,我让你到岭南去当县尉!”

阎立本一听,赶紧叩首道:“微臣有罪,请陛下息怒……”

旁边,房玄龄赶紧跟着劝说道:“陛下,帝王的陵寝哪是一两年就有进展的?秦始皇陵也修了好几十年呢……”

他说完之后,段纶也跟着劝道:“陛下,陵寝的选址和设计都花了大半年时间,有这进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只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