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萧远亲自前往军营,与下面的众将士把酒言欢。
他的席位,是在正上方的,下面两侧,是各部各级将领,再下面,则是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的士卒。
等酒肉都上齐之后,他站起了身子,震声说道:“如无列位将士,秦州匪患断难清除,本官在此多谢了!”
说着话,他也一端酒杯:“来!喝!”
他一端杯,下面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齐声说道:“共敬太守大人”
如此太守,与普通士卒混在一起,分于大家酒肉,犒赏三军,对军心的凝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翌日,太守府。
萧远展开了一张帛书,先是抬眼环视下面众人,接着正声念到:
“秦州太守令,即任刘玉之为秦州长史,佐理太守,分掌秦州之粮马、税收、户籍等诸事。”
“下官领命。”刘玉之连忙出列,弯腰施礼。
“任,苏毅为秦州都尉。”
后者闻言,顿时面露激动,也连忙站了出来,拱手弯腰,深施了一礼:“末将领命!”
这个秦州都尉,算得上是地方高级将官了,比苏毅之前的军衔,要高了至少两级。
当然,他剿匪有功,萧远亦是赏罚分明,用人不疑。
“任,彭双为秦州将军。”
“任,上官文若为军师祭酒。”
“任,柳长卿为秦州主薄。”
“任,叶诚为武卫将军。”
“”
这一次的任命,非同小可,皆为秦州要职,有的分管民生和钱粮赋税,有的分管兵马,有的分管府库,有的分管治安。
而从这一刻开始,萧远势力的核心骨架,也基本成型。
各地县令,皆为他亲自任命。
麾下文有上官文若和刘玉之。
武有彭双等人。
能任将帅者,则为苏毅。
苏毅这个人,萧远是仔细研究过的,绝对可堪大任。
接下来,刘玉之开始向萧远建议,养兵利民。
他首先提出,现有秦地农田制度,是不利于民生发展的。
也就是说,现在整个秦地,良田大多被豪门权贵所兼并,百姓们是在为这些权贵耕种,所得无多,却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
随后建议萧远,开垦荒田,奖励农耕。
他向萧远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由官府划地,百姓开垦,所得良田,头三年,耕种所得一半上交官府,三年后,良田归百姓所有,按照正常税收。
第二,疏通水道,禁止百姓再为农田水源发生私斗。
第三,百姓没有开垦工具,就借给他们工具,没有耕牛,就借给他们耕牛,只要能开垦出良田,可在前期,作大量投入。
刘玉之善于治理民政,对于他的建议,萧远没什么好说的,当即拍板同意了。
现在秦地的耕种情况,大部分良田都是豪门权贵的,大多百姓都是在为权贵打工,也就是说,种的田,都是别人的,如果可以开垦自己的田地,那谁还愿意给权贵耕种啊。
可这样一来,无疑是得罪了所有大户。
但对于这些,萧远一律以武力强势镇压,政策不容置疑!
农耕时代,平民百姓,要的就是有田种。
可以想象,此政令下达之后,那在秦地掀起了多大的风浪。
一时间,全民沸腾,所有百姓,踊跃开垦,想要有几亩自己的良田,各地各县,皆可看到劳作的人们。
另一方面,上官文若也提醒萧远,西戎屡犯边境,当紧急备战,疏通秦地商道,购买战马,打造骑兵,反攻西戎。
对于他的建议,萧远自然又是点头同意了,随后给之前认识的商人贾明写了一封书信,告诉后者,秦地已无匪患,现急缺战马,价格也要远远高于他地。
收到书信的贾明,认为有利可图,遂带上商队,赶往秦地。
虽然萧远在信中告诉他已经没有匪患了,可一路上,他仍旧有些提心吊胆,等到了秦州之后,萧远更是亲自接见了他。
两人见面,贾明不由颤声说道:“太守大人,这秦地,真的没有山匪了?”
“当然,已全部剿灭。”萧远回答的干脆,同时也看了看他身后的商队,挑眉说道:“就这么点儿战马?”
当时战马珍贵,普通百姓一般是没有的,秦地也不产马,因有试着看一看的成分在里面,贾明这一次亦是只带了十几匹来。
萧远以高价照单全收。
这一收不要紧,等贾明回去之后,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商人,知道了秦地已经可以安全通商,并且战马昂贵,不由纷纷前往。
那些商人们来了秦地之后,那就不单是战马了,如绸缎胭脂等,秦地亦是有缺,可想而知,有利可图的情况,秦地终于恢复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