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如今的华夏东岸共和国,呢绒的销量真的越来越好了。
在早些年的时候,因为出口的需要及人民收入还不够高,大部分东岸国民日常穿用的都是棉布,辅以数量较少的其他种类布匹。这种情形持续了很多年,并且因为东岸棉纺织产业的逐步兴盛而达到巅峰:在那个棉布热销各地的年代,就连在各处出卖劳动力的非国民劳务工们,都穿上了棉布衣服,至少也是棉麻混纺的衣物,由此可见棉布在东岸的兴盛。
不过,随着巴特哥尼亚开发的逐步深入,绵羊数量的保有量逐年增加,毛纺织业也慢慢开始了发展。从私人织户和小作坊,到国家投资的大型工厂,呢绒制造业在巴特哥尼亚的几个港口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受到了多方面的呵护与支持。
毫无疑问,呢绒的价格是远远超过棉布的,价差甚至能有好几倍之多,说起来其实不怎么亲民。不过,东岸到底是原材料产地,纺织技术也强,生产呢绒的成本自然会比欧洲低上那么不少。再加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也水涨船高,这以往有些昂贵的呢绒价格在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呢绒,渐渐已经成了东岸国民的又一新宠,尤其是那些出外打仗发了大财的小军官、小生意还算过得去的商人以及收入不低的工程师们,都开始选择购买呢绒来做衣服穿,以彰显自己身份的与众不同。
而这些所谓的“有钱小资产阶级”对呢绒的追捧,自然也慢慢传导到了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身上,进而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在这些人看来,质地不错、价格偏高的呢绒,其“逼格”显然要比廉价的棉布高上太多了,更适合他们的身份。要知道,以他们一年近百元的各类收入,做几身呢绒衣服自然是不成问题的,这又不是窗帘或桌布,费不了太多的料。
而在东岸,什么商品只要中产阶级这个大群体也开始大量消费了,那么就一定会在东岸获得快速的发展。这不,看到呢绒制品在东岸及部分海外殖民地的热销,诸多资本快速涌入到了巴塔哥尼亚,四处收购羊毛,开办纺织企业,生产各色呢绒,整个产业搞得欣欣向荣,一派大发展的模样。
今年已经是1684年了,但呢绒行业火爆依然,丝毫不见任何衰退的迹象。也正因为如此,巴塔哥尼亚台地区两个地区行署,在稳固既有牧区、羊群的情况下,都在寻觅新的草场,打算将羊群规模继续扩大。在他们眼里,绵羊就是利润,价格不断上涨的羊毛就不说了,就连羊皮、羊奶、羊肉都能卖钱,尤其是后者,若说东岸最大的牛肉来源是潘帕平原的话,那么最主要的羊肉来源很显然就是巴塔哥尼亚台地了。
中央政府的有些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在多种因素的促使下,他们“善解人意”地调高了往巴塔哥尼亚的移民数量,将额度从每年六千人增加到了九千人,并以项目投资的名义往这里增加了不少财政上的补贴,以最大可能促进毛纺织业的发展。
他们当然有底气这么做。因为在今年年中的最新一次全国人口统计估算中,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563.9万人的历史高位。在这之中,出生在东岸本土的二代、三代国民总数加起来已经突破了317万人,占到了全国人口数量的多数;来自远东中国的明人数量(少量山丹人、蒙古人、朝鲜人或日本人也被归入此类)也超过了170万人,占人口比重的三成;白人国民数量总计大概占到了人口总数13.5%的样子,主要来源是非国民劳务工、多年来采购的女奴以及流亡的奥斯曼帝国军人、官员及其家属,主动移民至东岸的白人数量较少。
除此之外,还有总数依然高达26万人之多的非国民劳务工群体,其中白人数量无疑最多,其次是黑人,再次是印第安人,至于其他人种则少得可怜,不值一提。这些非国民劳务工,如今已经成了东岸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法分割,无法摆脱,东岸国民们对其虽然较为讨厌,但也不得不适应其存在,忍受其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文化饮食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年,东岸国内一些“圣母派”甚至提议给那些在东岸工作了七年之久,劳苦功高的黑人劳务工以入籍的权利,不过因为此举太过“骇人听闻”而被驳斥了,大部分人都不同意肤色过深的人种有入籍的权利,因为之前少数几个取得东岸国籍的黑人其后代仍然是黑人,完全看不出混血的效果,让众人都心有戚戚焉。
好吧,让我们暂时忽略这个问题,再度回归人口本身。从人口增长数据就可以看出,如今东岸每年人口增加的绝大部分,已经不是靠所谓的外来移民了,而是本土自身的人口繁衍。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政府才有底气给巴塔哥尼亚台地区的几个县配备了比以往多50%的移民人口配额,使得他们可以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更好地跑马圈地,控制更多的土地和草场。
巴塔哥尼亚地方政府对此当然是惊喜莫名的,并且很快就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开始了迅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