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了。他们买回来的这些机械,大可以自己进行再加工,接上蒸汽动力,进行采煤作业。当然效果肯定不如我们的,因为我们已经可以将蒸汽机小型化到一定程度了而英国人却不行,不过即便是这种在我们看起来多少有点差强人意的工作效率,对英国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进步了,这便时他们采购我们工业设备的最主要原因所在,一是好用,二也可以借鉴我们的设计,以便将来自己倒腾。”
高文刚听后点了点头。他现在想起了,当初李晴李特使尚未归国任职之时,英国人就提出了与东岸结盟的提议——当然结盟意味着两国关系更加紧密,一些出口受限制的工业品也将对英国人开放——当时高文刚、蔡振国这类中生代官员隐隐还是持支持态度的,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影响欧洲大陆的重要支点,当时看英格兰比较合适。
只不过李晴以及本土的一些大佬否决了与英国结盟并全面提升关系的提议,使得英国人的期望为之落空,那会高文刚还有些腹诽国内大佬思想老旧、过于谨慎呢。但现在看来,高文刚总觉得,以前李特使的担忧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这英国人实在太能折腾了啊!
一万多吨的钢铁产量,超过法兰西、西班牙、德意志、意大利、瑞典、奥斯曼、俄罗斯等地区或国家的总和,黑乡、威尔士等地炉火遮天蔽日,加工铁器的叮当响从早响到晚;纽卡斯尔、布里斯托尔湾等地的煤炭产量与日俱增,不断给国家工业注入新的动力(历史上1700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突破300万吨,并到1760年时快速增长到600万吨,非常惊人);曼彻斯特、西莱丁等地区的棉、麻、丝、毛纺织品工业方兴未艾,为英格兰获得了无数的利润,更别提还有造船、玻璃、造纸、皮革、建材等支柱产业了,都在此次法荷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得英国的工业规模更上一层楼。
这样的发展速度,你敢说英国人不会折腾吗?所以,高文刚内心之中终于也开始认真思考起了是不是给英国人上点眼药,拖慢一下它发展速度的法子——不是不让英国人发展,那样也不符合东岸人的利益,而是要让英国人的发展速度更“合适”——特别是英国的搂金利器毛纺织业,必须重点“照顾”一下!要知道,英国现在的各路贸易之中,黎凡特贸易、印度贸易、东印度贸易、东岸贸易、中国贸易都是大量入超,只能靠黄金和白银才能平衡。若不是靠着俄罗斯贸易、北美贸易及欧洲贸易的入超补贴的话,怕是英王查理二世已经下令暂缓贵金属流出了——这可不是开玩笑,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比如当年为了从波兰进口一批粮食,就需要国王特别批准允许白银流出,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基于这种考虑,如果重点打击一下英国人的毛纺织工业,使得其出口收入下降的话,必然会有效降低其经济的活跃程度,延缓其工商业发展的节奏。而这,似乎就要靠给英国人培养对手才能做到了,联合省的著名纺织城莱顿市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对象嘛,虽然目前其衰落的势头比较明显,但说不定还可以抢救一下。至于说为什么不大量出口东岸呢绒到欧洲来打击英国毛纺织品,这就比较复杂了,出口东岸呢绒肯定是要出口的,但想在重商主义思潮浓郁的欧洲横扫四方、大赚特赚,怕是也有些难度,因此这就要拉一些帮手了,毕竟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不可能让你东岸人出超太多的,平衡不了双方的贸易额,这生意早晚也做不下去。
心里这么想着,高文刚也觉得回去后就召集自己的班子开会,讨论一下此事的可行性。且这事说不得还是得靠联合省的共和派帮忙,毕竟毛纺织企业主、呢绒批发商们基本都是共和派分子,不找他们找谁?
高文刚在英格兰一直逗留到了1679年1月中旬。期间除了办公之外(商讨对英、对俄贸易政策),也拜访了英国商界、政府和王室上层,谈了一些双方都很关心的话题,不过却没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尤其是重点谈论了英国政府在此次法荷战争的立场问题,得知如今英国王室倒是颇想参与到战争之中,但国会还有些犹豫,短期内看样子是没法参战了。不过英国人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肯定也被法国人看在眼里,这多多少少也会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吧,以让他们不至于把和谈的进程拖得太长。
1月18日,北海洋面难得迎来了一阵好天气,高文刚和一干随从们抓紧机会,乘船离开了泰晤士河,花了几天时间驶抵了位于海峡对面的法国勒阿弗尔港。在这里,他们给法国海关官员出示了一应身份文件,在来回沟通之后,顺利被放行,然后乘坐小船一路上行,最终抵达了法兰西王国首都巴黎。
在巴黎卢浮宫,高文刚给法王路易十四递交了新的国书,明确了自己新的全权特使的身份,同时,也与法国人就上次一些遗留的商业问题进行了交涉。法国人打到现在,国家贵金属外流严重,农业上面还连续几年歉收,国内出现了不稳的苗头,想要和他们做生意,确实有点麻烦,上次路易十四给予了部分东岸商品正常关税就已经属于照顾性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