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章 贝亨奥普佐姆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能细节方面无法知道太多,但大方向总体是把握住了,故在面对荷兰人时颇有游刃有余之感——现在荷兰人被两国宣战(虽然英格兰是不宣而战……),形势差到了极点,外交方面更是失败无比,说是孤家寡人可能有些夸张,但绝对也好不到哪去了,因此在面对仅有的准盟友东岸人时,自然是客气无比了。

而得到消息后的杨亮少校,立刻下令全军停止修建营地,开始收拾行囊、整备器械,做好开拔的准备。尤其是火药、弹丸、药品、备用枪管等零件的准备,更是重中之重,不得马虎,杨亮都带人到各个营头一一仔细检查。至于食品、饮水等玩意儿,倒不太担心,毕竟这是内线作战,联合省各处都可以补给,相信各省、各市在这方面都会充分满足东岸人的。

当然要说荷兰人对东岸这边有多么重视那也不对。毕竟东岸这会已经登陆的东岸军队只有不到2300人的样子(忠国*军步兵营和第三混成营在长途海运过程中有近两百人因病减员,滞留在佛得角群岛),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荷兰人对他们的态度,也就仅仅比一些刚刚紧急从瑞士、德意志招募来的雇佣军要好上那么一些罢了,但程度也非常有限。

1673年4月14日,就在东岸人紧急行动起来后,身为当事人的荷兰人也没有闲着。弗利辛恩市的民兵首领当天遣人送来了二百桶火药、大量腌肉、酒类及装载上述物资的三十辆大车,另外他们还额外拨了一百匹驮马来到农庄,专门给东岸人役使。而在送完了这些东西后,荷兰方面也派来了几位充当联络员的官员,一个劲地催促东岸人拔营启程,离开相对安全的泽兰省,前往位于“公地”——即林堡-布拉班特地区,亦被称为荷属布拉班特公国,是多年来联合省从西属尼德兰那里取得的领土,已经成为联合省事实上的一个省,但该省的城市无法在三级议会派驻代表,他们的政治权利由邻近的乌得勒支省代为行使——西部的小城贝亨奥普佐姆驻守,防止可能的从布鲁塞尔、安特卫普方向攻来的法军。

荷兰人这样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从法国东北部重镇里尔出发的话,经这条路线是最便捷、最快的,而且攻击的矛头能直指相对富庶的泽兰省、荷兰省,比从莱茵河方向绕路要强多了,那一路走过的都是堪称穷乡僻壤(当然也是相对而言的)的上艾瑟尔、海尔德兰、乌得勒支诸省,而且途中的坚固城市、军事要塞极多,荷兰人历史上耗费巨资修建了半个世纪(为了防卫从南尼德兰入侵的西班牙军队),确实是吃力不讨好的路线。

所以,他们在毗邻南尼德兰的林堡-布拉班特地区同样部署了重兵,防线就在贝亨奥普佐姆-布雷达-蒂尔堡-斯海尔托亨博斯一线,其中布雷达要塞是核心防御重点,屯驻了重兵;而历史上曾经和西班牙人反复争夺厮杀过的斯海尔托亨博斯同样是极为坚固的城池,一样驻扎了重兵,不过规模没布雷达要塞那么大而已;至于说杨亮少校的部队所驻守的贝亨奥普佐姆小城,就属于比较“偏远”的地区了,属于次要的防御节点,这大概和他们的兵力有所不足有关,荷兰人不知道他们的深浅,只知道他们的人数不多,因此干脆将其与一支来自瑞士的不足千人的雇佣军部队安排在了一去,共同防守这座位于斯海尔德河畔的小城,同时接受当地民兵团体的领导。

杨亮少校对此表示遵从。在接受了泽兰省和弗利辛恩市额外增拨的一笔为数五万盾的奖金后,他们这支两千多人的部队便正式拔营启程,在弗利辛恩市方面派出的联络员和向导的指引下,沿着斯海尔德河一路向东,朝最终目的地而去。

一路上他们基本都是步行,速度不快不慢,偶尔会遇到要乘船渡河、渡海(此时的泽兰省仍然是一个以岛群为主要地貌的省份,很多后世的陆地还没来得及围海造出来,故出行需要舟楫)的地方,那样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并且显得有些混乱。杨亮看了火冒三丈,但也有些无可奈何,第三混成营还好,毕竟是老部队了,训练有素,但那忠国*军步兵营却着实有些不成器,除了战斗力比那些荷兰民兵要强一些之外,就纪律性而言甚至还有所不如,让杨亮极为挠头,寻思着等安顿下来后一定狠狠地将他们操练一番,不然还怎么打仗!

1673年4月17日,不过区区数十公里的路程,结果因为等船、等补给、等通关文件而走走停停的杨亮所部2300人,才终于渡过了一道浅浅的小海峡,抵达了彼岸的贝亨奥普佐姆小城,并在城郊的该市民兵训练场上安营扎寨,算是初步安顿了下来。

贝亨奥普佐姆市的民兵首领名叫弗兰克·班宁,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在城里经营着一家商店,此外城郊还有属于他的一座磨坊,总的来说也算是成功人士了。不过商业上的成功并不得掩盖他军事素养的欠缺,杨亮与此君交谈过一番,此后就对贝亨奥普佐姆城的民兵团体的战斗力彻底失去了信心,虽然据说他们能够召集起超过两千五百名士兵,但如果不能打仗,这与两千五百头猪又有什么区别?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