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八章 潘帕(二)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也相信撒下种子的话无论产量和质量应该都会相当不错。

而且这里的气候也相当不错:这里总体是受海洋影响的温带气候,气温年较差小;盛行风味北风、东北风、西南风和南风,很少刮西风和西北风,无风的日子不多,夏季犹少,这无疑有利于航行;而在两座山系之间的波状平原上,年平均降雨量约在700毫米上下的样子,也非常合适农业生产。

如今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从哪里募集人手以及安全情况如何了。前者需要找非国民劳务工,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如今都不便宜,而且他也没甚关系,只能求助于三大劳务公司。但问题是,这三大公司如今承接政府工程接得不亦乐乎,凭什么给你从旧大陆搜罗人手?人家自用还来不及呢!于是,阿涅利纠结了,他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弄来人手,也许回去后可以去找找仁军贸易公司的人,看看能不能从他们那里搞点黑奴,不然这生意可就没法搞了。

此外,本地的安全防卫是否能够有效庇护他的农场,也是一大可虑之处。要知道,牛庄港这边严格来说可是化外之地呢,不在政府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与当初越境垦殖河间地区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紧邻的北巴塔哥尼亚一带正在剿匪,很多印第安人部族被迫转进到了北面的潘帕平原上,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大家的危险程度。考虑到当初西班牙人在附近的殖民地被凶悍难制的印第安人一波流摧毁,投资这儿还是要承担相当的安全风险的,如何抉择就看阿涅利他们怎么想了。

当然以阿涅利的本心来说,还是希望来这里圈地投资的。毕竟,这会儿牛庄港草创,政府官员也才刚刚派到此处,控制力很有限,你去野外圈多大的地压根没人来管,运气好的话前几年的地租和税直接就免了,这是多大的便宜啊!而且这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比起李文长等人扎堆经营的昌化一带条件要好得多——土壤质地比那里好,地形够平坦,也不需要砍伐森林,疾病也不如那边多发,因此综合成本会低很多——如果好好经营一番的话,未来兔子洞面粉厂自产自销,这生意绝对飞起啊。搞不好未来,也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超级大粮商呢,这可是大家共同的野望哦。

阿涅利等人在野外考察了大概一个星期后——很幸运,在此期间没遇到印第安人——便返回了牛庄港,而这个时候已经是南半球寒冷的冬季了,不过牛庄镇内外却仍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状态,无数商人、掮客在码头上、畜栏边口沫横飞地侃着价,一群群的活牛、一桶桶的腌肉、一块块的牛脂、一张张的生皮,被来往不绝的各型船只运往北方的本土,换回来的,除大量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外,还有就是晃得人眼睛发花的银币,这果然是一场好生意啊!

阿涅利曾经问过牛庄港的很多居民,帕潘大草原上到底游荡着多少头野牛,结果没人能给出一个准数,只能模糊地指出大约有“几百万头”、“一千多万头”、“两千多万头”之类的数据。其实这也难怪,后世阿根廷人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也只能估测18世纪初草原上大约有8400万头野牛(该世纪也是捕牛开始兴起的高峰,到世纪末,在外的野牛数量已不足600万头),在17世纪后半叶到底有多少野牛,只有天知道了!东岸农业部倒是曾经估测过,数字大约在1000-2000万头的样子,已经是一笔极为惊人的财富了,不然也不会催生出如此大的产业规模。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怀揣着发财梦想,从东岸本土投奔牛庄港这片化外之地,寄希望于自己的运气足够好,能够在草原上发现游荡的牛群并成功捕获。这种一夜暴富的传说如今在人口稠密的东岸大草原及鸭子湖流域流传甚广,使得很多年轻人放弃唾手可得的去边疆垦荒的机会,转而去潘帕平原上碰运气,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当然了,与后世西班牙人大肆捕杀野牛,但只割取牛舌、牛皮,将肉全部遗弃饱了禽兽口腹的恶劣行为相比,东岸人对野牛的利用率还是相当高的。至少,他们不会随意将肉遗弃,而是尽量将牛群慢慢驱赶到各个牲畜栏内,挑出老弱的宰掉,剩下的一边驯化,一边慢慢赶回牛庄港附近,等待买主。

而且,牛庄镇的官员如今也再三强调,如果发现谁捕杀野牛后随意将肉和脂肪遗弃的话,那么将可能被课以罚款。姑且不论这条地方法规的执行的力度与可行性如何,单就政府部门的这个态度,就足以让一部分人脑子里加根弦了,让他们在捕杀野牛的时候不至于太过肆无忌惮,毕竟,一旦让人查到你带回了大量牛皮或牛舌,却没有相对应的牛肉和牛脂的话,那么如果被人检举,简直就是一抓一个准,虽然几乎没人会做这么蛋疼的事情。

“听闻现在旧大陆纷争不休,战事频繁,对鞋靴、弹药包、武装带、水囊、家具、皮帽、鞍具、蒙皮的需求量极大,国内这一块的产业这些年发展极速啊。嗯,这既是外部市场够大、够广阔,同时也离不开原材料的供应充足吧。”阿涅利看着不停吞吐着货物和人员的牛庄港码头,内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