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章 东海岸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捞金利器,故也一样是走后世法国殖民者的老路子。毕竟,就咖啡(尤其是原产自埃塞俄比亚的阿拉比卡种)的生长环境来说,这里的条件可能并不比北边塔城差多少,甚至或许还要更优越一些(这可能性极大),那么还等什么,赶紧开干啊!

当然了,在此之前可能首先需要解决一个小问题,那就是与安泰莫罗人、安泰法济人、安泰诺济人等山民部族联盟(一个较为松散的联盟罢了)谈妥划界问题,明确哪些地方归他们,哪些地方又归东岸人,盖因以这些山民的游耕习性,究竟他们的领地范围有多大,东岸人完全是一头雾水。因此,必须事先在这个问题上与他们取得一致,哪怕花一些钱、送一些礼物也在所不惜,就是为了免除日后的纠纷和麻烦,省得到时候影响大泽县的经济大局,进而影响县里的“招商引资”活动。

而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多凡镇这边的经济真的就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了。天尊赐予了新华夏岛东南部这片山脉连绵的土地,而且其又是如此地适合咖啡这种重要经济作物的生长,要是不好好利用的话,岂不是暴殄天物了——蔡盛国对此也非常关注,因为其现在虽然只是大泽乡的乡长,但行政级别却是副处级,从部委调来新华夏岛的时候就隐晦地知道未来自己会以常务副县长的身份实际主持大泽县的工作,故他几个月后还会抽空去一下多凡镇,给另一批来自本土的商人宣讲投资咖啡种植园的好处。

其二,除了多凡镇这片的咖啡种植园产业外,大泽县的另一个重要产业区——同时也是规划中的东海岸大部分产业区——便是前面提起的香料种植园了,更准确地说的话,其实就是胡椒、生姜、茴香、丁香(搞到丁香种子似乎有点困难)等几种香料。

这些商品,在如今国内消费越来越强(主要是吃肉的人实在太多……)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来说,其年需求量还是相当不小的,业已越来越成为一门大生意,君不见荷兰东印度公司光就香料一项,每年就从东岸掠走数以十万计的现金么?这就难怪东岸人想自己搞了,实在是财帛动人心哪!

其实,随着大批新移民的到来,如今开发新华夏岛东海岸的时机已经成熟,更别提设立的那几个定居点,目前就已经有着成千上万的贝齐米萨拉卡人、贝齐寮人、塔那拉人、科摩罗人(一个“大新闻”,科摩罗岛上的原住民已被东岸人折腾干净……)在用自己的生命帮东岸人整饬那片沼泽区了,挖沟、开渠、修水库、清理河道,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就其工作效率来说,还算是可以的,这大概或许是东岸人管理到位的缘故吧——这些新华夏原住民的监工由法国人充任,人数大概在几百人的样子,其中既有当初从多凡堡跑到大泽乡向东岸人投降并请求庇护的法国殖民者,同时也有三百来名于海上被第二舰队拦截的法国胡格诺教徒士兵。这会他们在经过整顿后,已经全数为东岸人效力了,总共六七百人的样子,管理着手下超过一万名各类土人奴工,直接向东岸官员负责。

而被土人原住民规整好的土地,则在第一时间分发给了从远东截留下来的移民,以及本土发配而来的印第安人、流放犯人(其中流放犯人需服满刑期后才有资格正式拥有土地),支持他们尽快安家落户,扎根垦殖事业。至于那些尚未开辟出来的土地,除让这些原住民劳务工继续用生命开拓外,剩下的部分,就要看有没有投资者看重,愿不愿意投资了。没有的话就只能继续荒着,有的话——比如蔡盛国正在忽悠的本土商人以及以前吸引过来的意大利投资者——就恭喜了,投资者们会自己出钱采购物资、组织人员,等于是帮政府开辟出来了一片荒地,前提是你得和他们签订五十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同时租金也非常低廉。

看得出来,如今新华夏岛的产业集中度是越来越高,经济上基本已经与种植园脱不开关系了,剑麻、香草、咖啡、可可、棉花、甘蔗、胡椒等出口拳头商品,几乎无一不是大种植园产出的。相反,在早期曾经有力支撑了本岛经济发展的木材、捕鱼、煤炭、干果等产业,正在沦为愈来愈无关紧要的行业,这既有此类商品遇到了激烈竞争的缘故,也有全岛经济转型,资金、人力开始向利润率更加丰厚的上述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流入的缘故——新华夏岛,其经济模式终究是变了啊!

不过不管经济模式怎么变,人——或者说劳动力——作为核心因素,是无论哪个产业都极度渴求的。新华夏岛发展至今已经有了10.9万正式国民,种植园和工厂内还活跃着大量的非国民劳务工,几乎是除本土外使用非国民劳务工数目最庞大的地区,遍布的足迹几乎环绕全岛一圈,将萨卡拉瓦人、贝齐米萨拉卡人、巴拉人、安泰莫罗人等原住民玩弄于股掌之中,岛上原住民的人口数量目前已下降到了不足百万(甚至可能只有大几十万),假以时日,全岛彻底东岸化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黄队长还说了,今年新华夏开拓队将多截留数千来自明国的移民,主要用于开发东海岸那一片。虽然他们不能直接用于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