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一章 北宁(四)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些事的阻力是非常之巨大的,甚至基本就不可能展开。

邵元义无疑就是接受了新思想、新科学的医务人员,他对《病理解剖学》这本书非常推崇,已经通读过两遍,对书里各种精美的器官图画(请意大利画师描绘)也是赞叹不已,觉得这本书对新医学的推动作用真的是非常明显的。不过,邵元义等人接受了新观念,可不代表旧大陆移民很多的北宁地区百姓接受了新的医学观念,因此,对他们进行卫生科普及疾控宣传,就显得相当必要了,这能够有效降低拓荒中人民的死亡率。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远离的危险源有哪些?首先,你居住的房屋周围最好不要有什么死水塘,因为这很容易孳生蚊虫;而一些不必要的坑洼最好也要想办法填平,因为北宁地区降雨不少,容易积水,这同意容易孳生蚊虫。诸位,请不要对此掉以轻心,北宁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其实是不低的,据我所知,数年来北宁县各乡镇已有数百人染上疟疾了吧?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先后去世了吧,我记得还有不少国家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干部也不幸染病故去,这真是令人感到遗憾。”邵元义继续给众人培训道:“而除了疟疾之外,霍乱、痢疾、黄热病、天花、肺结核、伤寒也是夺去我们生命的大杀手。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批评一下昌顺县,我来的时候发现当地的卫生工作搞得极为糟糕,霍乱病人的粪便、尿液甚至已经污染了水源,但当地的干部却对此视而不见,这简直就是拿大伙的健康开玩笑!下面有来自昌顺县的干部也别怪我嘴下不留情,我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做得不好就得批评,而且我还想建议徐专员,以后要将疾控工作放到重要工作上来抓,在北宁这么一个相对湿热的地方,如果谁不重视卫生工作、没搞好卫生工作,我建议一票否决,这人不适合担任地方主官,换行的人上……”

邵元义这番相对尖锐的话惹得下边议论纷纷,地区专员徐宇等主官听了也有些苦笑,不过却也下意识地提高了对卫生疾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与他们相比,被拿出来当反面典型的昌顺县干部们就有些面红耳赤了,要不是会议中途不许随便讲话的话,他们早站起来反驳了。

系统的卫生培训工作一直到下午晚些时分才宣告结束,而当邵元义合上讲义时,下面的官员们顿时如蒙大赦,长长地吁了口气。这次不同于上午昌顺一县的干部吃挂落,下午的课上,邵医生几乎把走访中遇到每个问题都拿出来评点了一顿,各个乡镇多多少少都被损了一通,让人好不难堪,同时也有些暗暗心惊,打定主意回去后就赶紧整改。毕竟,没有谁是真的能对自己的健康无动于衷的,万一邵医生说的那些疾病突然就流行了起来呢?这可都是说不好的事情。

而完成了今天课程的邵元义,基本上也结束了此间的行程。他的下一个目的地,将是昌化及附近地区,那边有一些新设的定居点,还有国内一些大粮食批发商人集中兴办的大农场——好吧,目前还是大伐木场——无论是国民还是非国民,数量都是不少的。而且,以旧大陆居民为主的当地,不但组织力不弱,这卫生知识更是匮乏得可怜,急需上级扶贫啊!而拿着卫生部特别经费的邵元义,自然是要义不容辞地去那边走一遭了,给当地的干部、民众普及一下卫生疾控知识,免得他们稀里糊涂染病,那无论对他们个人还是政府来说,都是一种不必要的损失。

或许有人会说他邵某人如今在东岸也算是薄有身家了,不但民间借贷、票据贴现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同时也是牧草岭肉制品厂的最大股东,何必还这么拼呢?在家安享富贵不是很好么?或者如果嫌老家西湖县牧草岭乡不够繁华的话,那么大可以举家搬迁至青岛港嘛,那里可是一个花花世界,相信对于邵元义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将户籍迁过去并不困难。

不过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邵元义的脑袋还是很清醒的。他万分明白,自己四处行医、讲课所积累下来的名声,给他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好处,这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名望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意拓展大有助益。比如,自己大力投资的牧草岭肉制品厂,近几年出口的桶装腌肉与日俱增,很多订单其实都是冲着他邵医生的面子而来的,这可不就是现成的好处么?毕竟,中国人都是讲究报恩的,你用医术帮助了他,人家就欠了你一份人情,而有些人情无疑是可以转化为经济利益的——人家问谁买腌肉不是买啊,只要你的价格差不多、质量也差不多,那么如何选择就一目了然了。

牧草岭肉制品厂如此,民间借贷与票据贴现业务同样如此,凭借着行医与讲课积累下的名声,很多人天然就觉得你这个人值得信赖,因此纷纷找上门来借贷或要求贴现票据,这可不也是现成的好处么?因此,对于卫生部的召唤,邵元义其实是千肯万肯的,哪怕是义务性质的他也愿意干。不就是自己负担些差旅费么,小意思了,更何况卫生部一点不抠门,每次给的车马费和茶水费都相当丰厚,这便足够了。

结束了北宁地区的行程后,1665年4月26日,邵元义带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