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赐之地(三)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执委会已经原则上同意了‘新铁’的成立,并且最近就要组织一批人员前来勘探地形,规划路线,此项工作预计三到五年内即可完成,铁路乐观估计将在五年后开建,1660年之前新华夏岛很可能就将拥有第一条通车的铁路。”身材日渐发福的史钦杰坐在名贵木材打制的太师椅内,一边啜饮着清茶,一边轻声说道。

他嘴里的“新铁”全名叫新华夏铁路公司,目前正处于筹建状态之下。该公司由本土资本控股,其中中央铁路公司占股40%、南锥铁路公司占股20%、新华夏开拓队占股20%,另外20%股份向全社会公开发售。

这家公司的经营前景老实说并不为很多人看好,其最大原因是新华夏岛上极端短缺的人力——这意味着经济开发程度不高,此外当地多发的疾病和炎热的气候也是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一大原因,总之,很多人想先观望观望,看看当地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再说。不过股份没人认购,由中铁、南铁担保发行的新铁公司十万元公司债的销售状况却还算平稳,因为任谁都知道这两家铁路公司在东岸共和国是属于何等财大气粗的存在;此外,******人灵敏的嗅觉和不错的人脉关系再度发挥作用,他们用自己闲置的资金悄然购买了五万元记名债券,算是将对东岸的投资进行到底了。

不过,修建铁路的资金好筹集,材料也好准备,但人手却很难招募了。如今东岸本土西北铁路、南锥两洋铁路的建设正在稳步进行,西南铁路也开始了奠基,交通建设局、铁路公司每年培养的那点人才都不够各处抢的,让他们抽调出技术人员到“可怕的死亡之地”新华夏岛去勘测、规划铁路线,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了。

而如果说工程技术人员的抽调困难重重的话,那么普通的劳动力就更显得难以募集了。要知道,由于政策原因,如今的东岸控制区内可是没什么土著存在的。要想获取修筑铁路的大量普通劳动力,看这样子非得发动战争——或者唆使土著进行战争——取得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当然了,1660年前通车一小段铁路只是我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如今看来,现实的困难相当不小。”史钦杰这时候又向马万鹏苦笑道,他们两人此时正位于史钦杰家在新华港郊外的私宅内,因此说话也较为随意:“后世法国人在马达加斯加修筑铁路的时候同样苦恼人力不足,再加上本地土著相对懒惰、不耐苦活,因此他们清末的时候从中国引进了大量猪仔前来修铁路,就是著名的塔东铁路(从塔那那利佛到东海岸的铁路),而这些人,也正是马达加斯加华人群体的祖先。难不成我们也要从大明大量引进人口修筑铁路么,不过明末的中国人可不一定有后世清末的中国人吃苦耐劳……”

“到时候再说吧,初期修筑路基的时候还是多用本地人。铁路在森林、草地、沼泽、荒漠上穿行,一路披荆斩棘,这时候往往是死人最多的,需要大量的人命来填那个无底洞。这个阶段,人也不过就是一种消耗品罢了,还是尽量多用土人吧,实在不行还可以去科摩罗抓抓土著嘛。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当初你是下令停止捕奴行为了,但此一时彼一时,捕点奴隶修铁路,消耗品而已,犯得着上纲上线嘛。”马万鹏端起了一杯咖啡,嬉笑着说道:“这咖啡可真难喝,罗布斯塔咖啡豆的引种看来是失败了哦……”

“别胡扯,给你喝的是归化岛的上等咖啡,出口奥斯曼的拳头产品。”史钦杰鄙视地看了一眼马万鹏,说道:“咖啡种植园在归化岛开展得比较成功,罗布斯塔咖啡豆产量逐年提高,只可惜奥斯曼人对这种咖啡豆的接受程度还不够高,再加上我们大多数产品的质量也不咋地,因此出口量有限。好在我们在波斯的阿巴斯港试水销售时市场反响还不错,当地人虽然对茶更情有独钟,但对咖啡这种饮料也并不排斥,这令我们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史钦杰说得轻松,但东岸人在新华港、塔城港和归化港三地开发的大量咖啡种植园中,获得成功的只有归化港一处,其余两处的咖啡树长势都不尽如人意,结出的果实质量也很成问题,看起来就是这里的环境不适合咖啡树生长一样。

不过,农业部当年在塔城港少量种植的“粗壮咖啡树”(阿拉比卡种)却意外地获得了成功,这让史钦杰等人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品种上,也就是说新华夏岛东部沿海区域的坡地上其实更适合种植阿拉比卡种咖啡树。在这种环境下长出来的咖啡豆,质地非常优良,被奥斯曼人评判为上等货,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基于这样的判断,东岸人立刻决定扩大在塔城港内陆坡地上的咖啡种植园规模,全面种植阿拉比卡咖啡豆。另外,后世这里还是马达加斯加最重要的丁香种植区,环境非常适合这种此时被荷兰人垄断、在欧洲极为金贵的香料作物的生长,可谓是一片天赐之地。

“呵呵,我知道,我知道的,开个玩笑嘛。”马万鹏满不在乎地嬉笑道,然后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对了,我听说上个月你刚刚送走了一批麦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