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会变迁(六)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进忠等人的机器制粉厂位于一条小河边,名字就叫“兔子洞面粉厂”——一个很恶俗的名字。厂里目前只有八个工人,或者说八个股东更合适,因为他们请不起额外的全职工人,只能在每年小麦收购季的大忙时节短时间内花钱雇人去抢购小麦。如今在一些经济自由主义分子的推动下,先是杂粮(玉米、土豆、红薯、大豆等)的民间贸易被放开,然后到了数月前,小麦、稻谷和高粱这三种主要食物的交易也被放开,这一下子活跃了国内的粮食市场。当然了,交易价格必须受到政府管制,即在农业部指导价外只允许一定幅度的上下浮动,以前是10%,现在是20%。

除了抢购粮食这种生产原材料之外,各地的面粉厂厂主们还得争抢紧张的运输工具,如马车、船只甚至火车。当然火车还轮不到他们这些小企业主来说三道四,马车的运输成本又太高,只适合短距离的本县本乡运输,因此运输船只的争夺就显得很关键了。

其实不光是机器制粉行业,目前其他行业如私营的砖瓦窑、石灰窑(补充国有大型建筑材料公司的生产不足),木制品加工作坊(多为木匠私人开设,加工各种家具、乐器、木桶等生活用品),私营渔产品加工作坊(多为鸭子湖、米林湖等内河捕鱼和箱笼人工养殖)等等。随着国家提出的加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大战略的施行,在民间资本日益充裕的今天,各种私营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因此对东岸共和国现有的基建、交通、融资等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别的不说,光说民间造船行业。目前在环鸭子湖流域(镇海县、西湖县、平安县),民间私营造船厂已经陆续兴建起了四五家之多,其中规模最大、最上档次的自然是由前交通部长萧百浪、现任现代特种船舶厂高层韦华和张啸三人(通过代理人)兴建的新星造船厂了。这家船厂位于鸭子湖东北角的后世帕尔马雷斯城附近,拥有八十多名工人,其中有些是从三大船厂高薪挖来的技师,此外他们还通过关系托人去欧洲招募技师,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技术队伍。此外,该厂还正在筹建厂属职业学校,以期能够在将来自己培养人才。而这家厂也是国内诸多私营造船企业中唯一一家可冠以“厂”这个头衔的,其他的要么资金不足,要么规模不足,要么就是技术力量不足,根本拿不上台面。

不过新星造船厂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他们尚没有大型船坞、船台,无法制造利润丰厚的大型船只;此外,他们至今还未取得由政务院批准的蒸汽机使用许可证——这对私营企业来说尤难取得。因此,该厂目前生产的多是一些风帆动力的小型船只,一般不超过150吨,所需船员一般也不超过10人,主要用于固定航线上的大宗货物运输。

目前国有运力的提升受制于种种原因较为缓慢,再加上执委会也有意放开一些行业以供多余的资金宣泄,舒缓国内通胀压力,因此国内水上运力的现状就是国有运力依然占据了主流,但占比在逐渐下降;以几吨乃至几十吨为主的小型船只渐渐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内河运输任务,这些船只只需两三个船工就能开动,用撑杆或摇橹在内河驱动着前进,非常实用。

造船所需的木材部分靠从国外进口,部分由国内提供。目前,在泥水河(大阿罗尤河,因此河水携带大量泥沙而得名)入湖口附近,东岸人兴建起了一个大型木材交易市场,国内造船所需的大部分木材如今都可以在此进行购买(海军造舰所需木材除外,但并不排除海军偶尔也在市场上采购次一级的木材建造辅助船只)。

这个市场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几乎包揽了全国60%以上的非军用木材贸易,比如国内湖西丘陵区的一些伐木场按照砍伐配额提供的巴拉那松木,比如由巴西出口而来的苏木,比如由英国人出口的中美洲愈疮木,比如由荷兰人出口的东南亚柚木,以及由一些“无良”西班牙商人或******商人出口而来的稀有树木(西班牙胡桃木、牙买加桃花心木)等,当然也不能忘了从新华夏地区进口而来的红檀木、黄檀木、非洲乌木等等。总之这个市场应有尽有,从种类到数量都极为丰富。

所有从外国运来的木头统一先在镇海县三炮台乡接受海关检查并缴纳关税,然后再由引水员上船指引船只沿着开辟出来的深水航道驶往泥水河木材交易市场。这些年来由于战争和运力方面的因素,东岸共和国优质木材方面的缺口一直相当大,尤其是高档家具、乐器、马车以及造舰船材的需求。

在最初的时候,东岸对外国进口木材的平均入境关税是1.6元/罗德,到了1646年战争爆发前又紧急修改为0.8元/罗德。后来海军部因为缺乏优质木材造船而将贸易部的这个政策骂得狗血淋头,他们一边转用次一等的新华夏木材,一边极力要求贸易部将包括愈疮木、巴西苏木、西班牙胡桃木在内的多种高等级木材关税大幅调低。贸易部同时也受到了执委会的问罪,无奈之下,他们一口气将外国进口木材的平均关税降低到了令人吃惊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