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三)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终究是形势比人强,巴尔金等人并没有太好的选择。杀了哥萨克,那你就别指望俄国人会对你善罢甘休,他们在雅库茨克有几百名哥萨克,他们会呼啸而来将这个小小的村庄夷为平地,然后迅速抢走被征服者的所有财物。

刘海洋只等了半个小时,然后他就得到了令他满意的回答:这个费雅喀部落愿意举族归附东岸人的统治,并且上缴了十五斤砂金给东岸人作为今年的税金。阿穆尔河流域砂金非常之多,附近很多部族都会在一些浅水处淘金,而这也是那些贪婪的俄罗斯人想要征服这里的原因之一。

鉴于这帮费雅喀人已经在大泊缴纳了四百八十张貂皮以及十六件貂皮袄,刘海洋表示他们今年的税金已经缴纳完毕。这些砂金呢,东岸人也准备收下,不过却也不是白收,他们给这些费雅喀人留下了不少取自济州岛的铁制刀具、弓箭以及铁制箭头,以取代他们以前使用的那些简陋的骨箭。

至于火枪与盔甲,刘海洋只象征性地给了各五件,算是见面礼。为了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刘海洋也明确地向他们表示,他们可以去联络生活在阿穆尔河上游及其一些支流流域的各个部族,劝说他们移居到下游来,东岸人将会给予他们庇护。每拉来一户人家,东岸人就出售一枝火枪或一领盔甲给他们,算是一种奖励措施。这些部落同时向博格德汗(满清皇帝)以及沙俄交税,早就不堪重负了。每次俄国收税官到来时,他们总是逃散一空,如同见了什么恐怖事物一样。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日投奔我大东岸极道乐土,大家互相提携,共利共荣。从阿姆贡河(恒衮河)与阿穆尔河交界处往下游直抵河口湾一带,除出海口一段浅滩遍布、水流多变外,大部分航段河阔水深,能通航大型舰船,东岸人的炮舰甚至可以定期来这里巡航,给他们以庇护。况且这一片土地是如此肥沃,附近又有达里津湖、奥列里湖、奇利亚湖这三个淡水湖泊,绝对是发展农业的天选之地。

在这个年代,沙俄在乌第堡、基廉斯克堡、雅库茨克堡等殖民据点内的哥萨克们都是不种地的,他们的粮食供应除了少部分是由当地迁移过来的俄罗斯破产农民就地种植外,大部分都是到附近的一些土著民族手里征收。这些原住民们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农耕民族,种植水平虽然都不咋滴,但胜在土地肥沃,地里每年出产的燕麦、黑麦之类的农产品为数可不少。再加上不时进行的渔猎以及放牧活动,在俄罗斯人以及满洲人对他们进行殖民统治之前,这些人的生活水平还是相当可以的。

不过随着满洲人年复一年地派兵征讨他们,整村整屯地或杀或抓(去当兵)后,他们的人口数量下降极快,很多部族在后世49年建国后还没恢复他们明末时期的人口数量。而他们生活的城寨、村子被满洲人损毁,人丁大幅凋零后,从叶尼塞斯克等地蹿过来的零散哥萨克们就笑歪了嘴。所到之处基本没有谈得上成规模的抵抗,往往70个哥萨克骑兵就能纵横上千俄里;波雅尔科夫的探险队一百三十人(其中哥萨克只有不到一半)纵横多条河流,跋涉七千多俄里,历时三年,中途与无数大小部落交战,到最后竟然还能安然返回雅库茨克,由此可见本地的人丁凋零到了什么地步。

几年前索伦人还能组织起六千人的军队对抗满洲人,但现在你让他们凑出一千军队来都很难。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人丁被满清大量抓捕后快速减少,一个就是原本聚居在一起的部落民们分散到了各地,很难再召集起来了。而这些分散的部落民们由于力量薄弱,却成了哥萨克们最好的剥削对象,比如巴尔金部落就是如此。因此,让巴尔金部落的人想办法劝服附近一些零散的小部落迁移到阿姆贡河、阿穆尔河以及三湖地区定居,还是有不小的可能性的,前提是你要能庇护他们的安全。

一旦他们安定下来,毫无疑问,每年将给东岸人创造无与伦比的巨大财富。砂金、名贵皮毛、马匹、鹿茸、人参、鱼干、肉奶、燕麦、黑麦以及最为重要的优质兵源,而东岸人所需要付出的只是教会他们修建一些“现代化”的防御设施,并定期派遣炮舰巡航阿穆尔河庇护他们的安全,不让那些贪婪的哥萨克以及满洲博格德汗的人能够随意剥削他们。

这样的要求对东岸人来说并不是很困难。他们只需在每年十月份港口封冻前每十天半个月地派一艘炮舰到黑龙江上走上一遭,顺便和这些部落民们进行一些贸易,基本上就尽到这方面的义务了。如果可能的话,他们还可以派一些军队定期到这里进行一番拉练,震慑一下附近已经有些肆无忌惮的俄国人。

去年的时候,莫茗就已经写信给本土请求建造一些吃水浅、航速快的内河炮舰。这种内河浅水炮舰技术含量并不怎么大,马力也只需要15-20匹就足够在内河进行探险、护航以及各种战斗了。当这种内河炮舰运来远东后,阿穆尔河流域、图们江流域、辽河、鸭绿江、汉江等被大船视为畏途的河流就将被东岸人征服。东岸军队也就可以不必再限于只在沿海地带活动,转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