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一章 拉包尔掠影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航的。

东岸人选择莫图港作为开发新几内亚岛的前哨基地完全是一个偶然。首先这里有大量土著即莫图人生活着,与东岸商人进行过多年的贸易,东岸人对这里比较熟悉。再后来,因为一系列的因素,这些土著和东岸人闹翻,双方大打出手,土著死伤惨重,剩下的逐渐沦为东岸人的附庸。再然后,就是土地赎买的事情了,东岸人用了价值一千元的物资,从残存的莫图人那里买下来这个港口及附近的好大一片土地,并往这里移民,作为一个重要据点开始经营。

不过,拉包尔管委会的领导们还是想得太简单了。这里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也很差,几乎没人愿意移民过来。再加上当地的莫图人在之前被杀戮过重,剩下目前也在持续搬离,东岸人几乎很难弄到足够的苦力来做工,因此无论是商人还是平民都不愿意来此受苦。

没办法之下,还是政府率先做出表率。拉包尔管委会集体表决后,决定将政府搬离相对舒适的拉包尔港,将莫图港作为新的首府。这样一来,很多人不来也得来了,尤其是军人和政府公务人员的家属们。目前,莫图港已经有了大概两千名东岸人定居,有了一个行政中心的样子了。至于拉包尔,现在则是一座商业城市,当地有几家椰干厂、西米厂、建材厂、卷烟厂,同时有大陆移民过来开设的商店、餐馆、旅社,人口超过一万包括很多混血的美拉尼西亚人。

不过别看拉包尔如此兴旺发达,但居住在当地的东岸人其实并不满意。很多有钱的商人或工程师都把子女送到南边的澳洲读书,自己在当地工作或经商,可见当地的环境也没有多吸引人。

拉包尔管委会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做出了一些努力。首先,莫图港新建起了大片漂亮的别墅区,这是给政府公务人员、军人和工程师们居住的。小区环境相对不错,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很低,同时管委会也拿出有限的资金三万圆,配合移民部发下的补贴六万圆,打算在此兴建一座高规格的医院,给东岸殖民定居者服务。医院仿照的是本土赫赫有名的平安纪念医院甚至就连名字都被取为莫图纪念医院但规模要小很多,以节省资金。

同时,学校的教育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他们从本土高薪聘请了许多教师,由政府财政拨款,在莫图港西郊建起了涵盖幼儿园的莫图完全小学,给城内居民的子女提供基本的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能有效减少人口的流失。

当然减少人口流失的手段不仅于此,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人们有工作、有收入。因此,当地的工商业最近也发展了起来。首先,他们在莫图港引进了橡胶树并开始种植,这里有难得的平原土地,东岸人将沼泽积水排干后,开辟出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种植园。

种植园的劳动力以莫图人为主,这使得东岸人不得不派兵征剿周边的部落,捕获奴隶。奴隶们在种植园内工作,照料椰子、橡胶及少量罗布斯塔种咖啡树,以获取微薄的收入,这些给当地原本死气沉沉的经济带来了一点起色。

城外当然也有一些从事粮食种植业的农民。这些都是拉包尔管委会“死皮赖脸”扣下的移民,同时也有少量登莱裁撤的军户及家属。他们主要种植甘薯,但这并不容易,因为这里的气候多变,有时候连续好多天又热又不下雨,甘薯藤很快就会枯萎减产,人们不得不披星戴月实行人工灌溉,但很多时候并不奏效。

在这样一种不友好的状况下,农民们不得不饲养一些家禽或牲畜来提高收入。以猪为例,因为劳动力缺乏的缘故,屯垦村子里的猪多是散养的,外来人一眼看上去,就可以发现这些猪很脏,很瘦弱,样子很难看,却又野性未改。要知道,这可是从欧洲引进的大白猪,素来以肯长肉著称,结果现在混得跟野猪没什么区别,也是没谁了。

猪的数量大概只有人的一半,寄生虫病还很多,本地又缺乏足够的兽医,因此数量增长很是缓慢。一头母猪生产时,一窝往往只有24头小猪,且死亡率很高,让当地农民们很是困扰。

基本上,猪在当地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是人们拿来向城里人换钱的商品农村嫁娶时,猪也是新娘身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银行存款等量齐观,是实打实的硬通货但如果说靠吃猪肉生存下去,那就是开玩笑了。莫图港目前绝大部分的粮食,还是需要从拉包尔输入,有时候也从澳洲买一些小麦,但数量不多,毕竟人们还不是很富裕。

综上所述,莫图港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拉包尔管委会的发展也任重道远。这里很多年前就是一个重要的船只碇泊地了,但发展了这么多年,依然是一个船只碇泊地。搞成这样子,地方政府难辞其咎,说他们无能可能重了点,但平庸是肯定的。只希望在这波投资大潮来临后,当地的经济能够更有起色一点吧,当地虽然环境极其恶劣,但并没有远离航线,还是有机会的,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