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建立大明之后,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过大,在地方搞三权分立,其中各省设立都指挥使司管理军事,但是,在边疆一些重要的地方,比如山西,四川等地还设立了行都司来作为一省都司的辅佐机构。
行都司的最高长官也是都指挥使,正二品;另外设立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这些人都是平时可以接触到朱柏的大员,另外还有一些经历,司狱,断事之类的小官,都是六品一下,平日里朱柏也接触不到,故而在此不做赘述。
洪武年间,武将的地位事高于文官的,武将之首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而文官的首脑六部尚书都是正二品,至于三公三孤之类的管制属于荣誉称号,不常设,一般事等人死后追封。
所以,在洪武一朝,武将还是很牛的,可是,等建文帝上台之后,他将六部尚书的品级也提升到了正一品。
提升文官不算,还压制武将勋贵,这就造成了他们的普遍不满,所以很多武将在靖难之役之时压根出工不出力。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武定侯郭英,这哥们儿跟着老朱打天下的时候可谓是生猛地一匹,身被七十余创,立功无数,可是等朱棣起兵之后,朱允炆派他去打朱棣。
这位兄弟就带人在前面溜达了一圈儿,来了个无功而返,以他的地位,朱允炆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处罚他,就让他在家闲住。
朱棣杀进京城之后,郭英就投降了,继续做他的武定侯。
真是一个老狐狸。
政治这种东西,不是一般的智商能玩的,没有两把刷子,被人家卖了还在帮人家数钱。
朱柏在车窗里看到了前来迎接他的代国文武,连忙对前面的钰棋说道:“让他们把车停下。”
“是,王爷。”钰棋应了一声,便伸出头去,告诉赶车的军士停车。
车子停稳之后,朱柏便整了整衣服,对待在自己大车内的三个丫鬟说道:“你们三个留在车上,先别下去。”说罢,便缓缓走下了大车。
他可不想一来就让手下觉得自己是个风流好色之徒,这对自己的威信绝对是个不小的伤害。
那三个丫鬟也都知道朱柏的意思,纷纷低着头,轻轻地说了一句,道:“是,王爷。奴婢恭候王爷。”
朱柏下车之后,洒了一眼自己的部署,志得意满地说道:“诸位大人太客气了,寡人此次就藩是奉了父皇之命前来戍边,寡人年轻识浅,若是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诸位大人多多指点,寡人在此多多谢过。”
山西行都司王大珩和大同知府冯延儒闻言不由地一愣,这个藩王的处事方式跟他们听说的不一样啊。之前他们听说,藩王们一个比一个牛,仗着自己的老子是皇帝,根本就不把他们这些官员们放在眼里,张口闭口就是你们不就是俺爹雇的伙计吗?俺这么说已经是给你脸了。
而这个代王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彬彬有礼,这一点倒是让代国的文武着实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们也不敢大意,毕竟人心隔肚皮,谁也说不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看着如沐春风,实际上小肚鸡肠,心狠手辣,所以看人还是不能只看表面,小心点不会有问题。
王大珩和冯延儒立即下拜,恭恭敬敬地说道:“殿下千万别这么说,臣等身为代国的臣工,自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
朱元璋规定,凡是公侯大臣见到藩王都必须行大礼,否则就会因为有违礼制而被老朱情去喝茶,所以王大珩和冯延儒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给朱柏行了大礼。
朱柏没有谦虚,他是藩王,是代国的主人,有权利享受这个利益,作为一个藩王,如果太过谦让反而会让人看轻,会让人觉得你好糊弄好欺负,这样一来,就会平白无故的生出不少麻烦。
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理,该有的礼仪必须要有。
其实,作为一名领导,没有必要非得像黑帮老大那样,天天张牙舞爪地去吓唬别人,这都是下下乘水平。
一个领导,只要时刻表现出自己的精明,让自己的手下知道自己不好糊弄就行了。至于其他的,一切按照规矩办,有功则按照规矩去赏,有过则按照规矩去处罚。
当然,领导也是人,也有远近亲疏,也有爱憎好恶,对自己喜欢的人可能会多赏赐一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可能会惩罚的重一点,这个只要不是太过分一般人都能理解。
后世的蒋公对朴正熙说过,作为一个领导人,脸上一定要时刻洋溢着德望,总是靠武力去胁迫别人不会长久。据说朴正熙听完这句话脸色很不好看,从他后来的行事来看,他也没有改掉自己的作风,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所以,藩王的地位虽然尊贵,朱柏虽然年轻,但是他也不觉得做这个藩王很吃力,只要自己时刻保持自己的正面形象,让文武百官各司其职,一切按照规章办理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偶尔有一两个跳梁小丑不识相想要闹事,也不足为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