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盐腿子不值钱
怀着复杂的心思,堪当先锋的河南总兵丁路言已经抵达了宁国府南部,不日便可南下浙江。不过主力大军的速度并不是太快,至于铁墨,则在江宁城停了下来,借着徐家的宅子,与一群人坐在一起聊起了事情。
秦良玉、曹文诏、赵率教等人赫然在列,若是费扬等人看到这种情形,非气炸了不可。按说九华山战斗早就结束了,曹文诏和秦良玉等人也该领兵回中原,听陈奇瑜以及袁崇焕调遣才对。可这些人愣是找理由在南直隶赖着不走,现在更生出了跟着铁墨去浙江做事的心思。秦良玉倒是没多少想法,走或者留,都可以的,不过赵率教和曹文诏是真的不想回中原的,倒不是因为陈奇瑜,而是因为袁崇焕。
赵率教跟袁崇焕那是有过节,再加上当年差点被袁崇焕坑死在遵化城,赵率教对此人恨得是咬牙切齿,现在让他回中原一带听袁崇焕调遣,那是绝无可能。曹文诏当初被袁崇焕一脚踢到陕西,严格上来说已经不属辽东体系了,那就更不可能替袁崇焕卖命了。
“赵兄,曹兄,你们可想好了,如果继续待在南直隶,朝廷肯定会借机整治你们的。倒是秦将军,那些人还真不敢拿你怎么样,不过有些话还要说在前头。咱们都是自己人,铁某也不瞒着大家,秦将军,铁某此去浙江,不单纯是为了盐场的事情,而是为了海贸一事。说白了,铁某想借着这乱局,进行开海。此事前途艰难,风险极大,赵兄和曹兄,铁某便不说了,但秦将军还有机会做出选择的。”
铁墨很诚恳的向秦良玉说出了心中所想,开海远航,乃是大势所趋,不跟上时代潮流,就必将被时代抛弃。这是好事,但同样,在大明朝,开海困难重重,一旦失败,必是万劫不复之地,绝对不比造反失败的下场好多少。崇祯年间,虽说海禁已经名存实亡,但要是明着挑战海禁这条国策,那又是另一种情形了。
铁墨心里很明白,自己要开海,要建舰队,面临的不仅仅是海禁这条国策,最大阻力来自几十年来形成的那批利益团体。南直隶以及郑芝龙,有多少人在海贸这条路上赚的盆满钵满,自己开海,就要跟这些人抢饭吃,到时候危险重重啊。
秦良玉身为巴蜀土司,完全没必要冒险掺和这事的。至于曹文诏和赵率教,有没有开海这事,影响都不大。之前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旁人早把这俩人看成他铁某人的死党了。总之,就算不开海,只要他铁某人倒台,这俩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这俩家伙想的也明白,该干嘛干嘛,从不考虑陈奇瑜等人的想法。
铁墨语出真诚,并不是有意不让秦良玉参与浙江的事情,这一点秦良玉能感觉得到。秦良玉也不得仔细思索下参与这件事所带来的后果,以前跟着铁墨在九华山打流寇,再怎么违抗朝廷调令,也有的解释。可如果参与了浙江的事情,那么就等于被打上铁墨这一派的烙印了。
秦良玉虽为女子,却并不似寻常女子那般优柔寡断,她很清楚朝堂上的事情,要说这辈子不站队,那是不可能的。就这段时间来看,跟着铁墨打流寇,那可是实打实的捞了不少好处。得到的物资不仅可以送到川北赈灾,一部分还能留下来养着族中将士。反观兵部和户部那边,这么长时间,可是一点实际好处都没给。是人就要吃饭,不能光讲忠孝仁义的。秦良玉不知道跟着铁墨一路走下去,会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经过长时间接触,她比较了解赵率教和曹文诏的,这二人的选择或许就是她秦良玉的选择。
想了一会儿,秦良玉拱手言道:“督师多虑了,既然秦某留在了南直隶,自然是要与大家共同进退。来日好也罢,坏也罢,我们共同承担便是。不过,据我所知,浙江的水一直很深,咱们虽说兵强马壮,可到了浙江那边,不是说打打杀杀就能解决的。”
秦良玉答应留下来,铁墨等人也着实开心。秦良玉贵为巴蜀土司,在四川一带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有她的加入,很多事情会顺利许多的。至于秦良玉担忧的问题,铁墨早就考虑过了,“浙江的水是很深,但只要我们手段巧妙一些,还是可以成事的。而且啊,我们兵强马壮,只要拳头够硬,不犯什么大错,他们能奈我们如何?”
铁墨对这种路数早就摸得清清楚楚了,跟这帮子人斗法,有时候就得直接点。只要拳头够硬,自己不造反,不犯原则性错误,他们能怎么办?逼急眼了就拼拳头,那些人拼得过?
对于这些人,能讲道理就讲道理,讲不通就直接揍。真要是按照他们的方法,按部就班的来,估计就是熬到死也斗不过他们的。
诸事商量妥当,大家意见一致,铁墨就少了许多担忧,他就怕到了浙江以后,自己人各有各的想法,那可就麻烦了。对浙江那边的事情,铁墨早就派人做过详细的了解,浙江可以说是东林党在南直隶最核心的根基所在,浙江那自然是铁板一块,从上到下,官商一体,水泼不进。想要在浙江弄出点动静来,不是去抢东湾码头,而是先想办法从这块铁板上拆下一块来。
“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