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六十三章 折服  国潮1980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么等到宁卫民今天这些话说出来,那陈培斯简直是把他视为伯乐一样的知己了。

甚至他认为自己往后的未来,如果可能也愿意和宁卫民一直合作下去。

但这还不算完呢。

宁卫民随后又掏出一盘从日本带回来的录像带,还有一些相片赠予陈培斯,更让他出乎意料的惊喜。

说实话,这不是普通的录像带和照片。

那录像带可是松竹映画的内部资料。

这是宁卫民托松本庆子搞到的《寅次郎的故事拍摄中的花絮镜头和内景制作流程。

毫无疑问,这盘录像带对于陈培斯更好拍摄电影,解决技术难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相片是宁卫民自己去了剧中寅次郎这个角色的老家——东京都东部的葛饰区,临近江户川的柴又老街,自己拍摄的街景。

可以说比那一盘录像带还重要。

因为是宁卫民为陈培斯剖析他的电影具备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的有利左证。

是的,从表面上看陈培斯的陈氏喜剧,拍出来产生不了什么实际的经济效益,很可能越拍越赔。

而且从艺术性方面出发,格调也不高,就是为迎合老百姓的娱乐需要的产物。

可要是换个角度,从旅游产业和提振地方经济方面考虑,就不一样了。

宁卫民告诉陈培斯自己亲眼所见。

说柴又老街因为《寅次郎的故事系列电影,从来没缺少过游客。

那一条街,别说帝释天神社和寅次郎家里的高木屋老铺生意火爆了,就是其他没怎么出现在电影里的商店买卖也兴隆得不行。

他们完全可以有样学样,充分利用系列电影的优势。

只要电影拍得足够好,一部接一部的积攒名气,就能长期带动一个区域的消费。

别说地方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了,就是他们拍电影的投入,也能够通过曲线救国的办法慢慢捞回来。

就比如说,拍摄场地,没有拍摄任务的时候,完全可以卖票让游客参观嘛。

再卖点剧中角色的服装和道具之类的,这不就吃上周边了嘛。

弄不好比真正拍电影分票房还能多挣点呢。

这不是做梦,国内也像日本一样,有很现实的例子。

1980年,郭凯敏和张瑜的一部《庐山恋带火了庐山旅游。

此后这两个演员要再去庐山,当地政府都像供祖宗一样感恩戴德供着他们。

不为别的,电影创造的红利太大了啊。

那相当于给庐山种下了一棵能长期长出钱来的摇钱树啊。

所以宁卫民认为陈培斯没急着买了院子,其实也是好事。

这要从长久利益出发,拍摄地点还不能太随意了,一定要合理规划才行。

目前来看,他认为买院子还是买在前门一带,或者重文门一带最为合适。

不但皮尔卡顿公司和他主要的利益都是投入在这片区域,用影片做广告吃到的红利最大。

而且皮尔卡顿公司和他个人也是在重文区和各个政府部门说得上话的。

上至区政府,下至街道办,他都有人,这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巢啊。

在这儿,搞个旅游项目,开门卖票要容易得多。

否则把拍摄地点买到了别的区域,弄不好就好事多磨……

没的说,目瞪口呆听完了宁卫民的这番生意经,陈培斯是真服了!

如果说,他刚才领略到了宁卫民的康慨大度和为人的义气,纯粹是被感动得把宁卫民当成了值得一交的朋友。

那么现在,他则充分感受到了宁卫民非同一般的见识、能力、魄力,以及可靠性,是发自内心的折服,甘愿成为宁卫民的簇拥。

瞧瞧人家这头脑!人和人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陈培斯现在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穷得掉渣,几乎都要到停拍地步的《西游记剧组,有了宁卫民的帮忙就突然间陡然而富了!

就因为有的人或许天生就是某一方面的奇才!

如此一来,那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了。

宁卫民和陈培斯把酒言欢,很顺利就达成了更稳固的联盟关系。

也商量好了彼此新的合作方式和利益划分。

陈培斯的影片版权和相关权益,双方相当,一起共享。

宁卫民花钱买下的拍摄地点,以及相关旅游经营上的收益,陈培斯三,宁卫民七。

至此,他们两个算是从理想到利益,真正的成为同志,拧成了一股绳儿。

“既然敲定了,那咱们这新戏,你也给点意见。你心目里,觉得这些角色都该谁演?”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