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承认,这种如同“龟兔赛跑”一样的事儿,现实里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向来有个规律,那就是以成因与败因,往往都是同一个原因。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就像那故事里的兔子,正因天生善跑,才会粗疏大意去睡大觉一样。
罗广亮倒霉,其实也是因了他身上的某些优点。
所以要是个明眼人来分析,就会说罗广亮出事是偶然,可也是必然。
照他的性情来看,恐怕这是早晚的事儿,想躲开很难。
这话并不是不负责任的满口胡柴。
因为就拿罗师傅这人来说吧。
他性子就烈,还好管闲事,好看热闹。
只要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儿,他就会立刻瞪起眼,像发现不要钱的好东西似的,拨开看热闹的人就往里钻。
一旦问明情由,当场就会站出来主持公道。
别人听则罢了,如若不听,他兴许就能挥拳动脚地打起来。
而有了他的相助,往往弱小者便会得到保护,正义也得到了伸张。
可话又说回来了,罗师傅的做法其实相当莽撞,甚至蛮横。
许多时候,他也是糊涂官断糊涂案,喜好全凭自己感觉来。
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合情合理。
何况他能让别人服软,更多还是凭借特殊年代里“工人老大哥”这超然的高端身份。
不夸张的说,当年的工人制服,比公安的老虎皮更有威慑性。
就连当时的小学一年级课本都赫然写着,“我国有七亿人口,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人家都怕真打了他,再惹出更严重事端来。
总之,人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所谓优点,或是缺点,真的往往就是一回事。
区别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而已。
那么不用多说,大人就是孩子榜样,基因更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更何况罗广盛和罗广亮小时候恰逢非常年代,社会整体环境就是粗暴、冲动和极端化的。
所以这两个孩子打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见多了类似的情况,是不可能不受影响的。
于是他们在为父亲自豪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类似于罗师傅一样的价值观。
往好了说,是他们都有些侠肝义胆的劲儿,愿意锄强扶弱。
往坏了说,性子就难免有点莽撞,习惯性选择用拳头解决问题。
不过罗广盛还算比较幸运的。
因为随着长大,他渐渐被社会现实教育明白了。
他可没有他爹的护身符,和同龄人对敌作对的时候常常因实力不济,会被揍得鼻青脸肿。
这样吃亏吃得多了,再加上当年半大小子打架,经常会有打出圈儿的恶果。
罗广盛就开始发憷,觉得这样过,不是事儿了。
他清楚地意识到,有些架他其实打不起。
于是他的性情和心态都有了较大转变,逐渐成熟起来,变得不愿和人争锋了。
虽然在罗师傅的眼里,他这个儿子变成了个软蛋,让他有点失望。
可罗广盛却真正过上了踏踏实实的日子,担起了顶门立户的责任。
反过来罗家的小儿子,比罗广盛小好几岁的罗广亮却完全走上了另一条岔路。
罗广亮的性子比哥哥更活跃。
从上小学起,他就是班里的打架大王了。
实际上恰恰就因为替班里同学出头,跟外校孩子打架,演绎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别子。
他偶然被体校的教练发现了天赋,给弄到了宣武体校练习摔跤。
自此凭着体校学到的跤术,他更加艺高人胆大。
不但成了赛场上的常胜将军,也成了坚定的打架爱好者。
不为别的,因为只要动起手来。
罗广亮就知道自己比对手强,比朋友们都强,别人都不如他。
他可以凭本事主持正义,充当裁判者和弱小的保护者,这让他感到了自我的价值。
说真的,但凡有人找罗广亮去打架,就没有一回他不打一场威风出来。
他向来不怕血,打架还喜欢用擀面杖,袖子里揣着。
动手时就“嗖”一下弹出来,把任何武器的对手砸得满脑袋流血。
然后就把人扔飞出去,摔倒他们爬不起来叫“爷爷”为止。
提起“罗大棒子”,整个南城哪个丫头养的不怵他!
于是渐渐的,在罗广亮强有力的保护下,整儿扇儿胡同就没哪个玩儿闹敢来转悠的。
拍婆子的,当佛爷的,都知道这里是禁地。
甚至无论胡同里的孩子们,还是身边朋友们,有求于罗广亮。
他都会慷慨相助,且不需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