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明星宁愿黑红,也不愿默默无名?
还不是黑红也能带来人气吗?
被黑的多了,人气就带上来了,等出名之后再想办法给自己洗白一把,就能在娱乐圈里站稳了脚步。
黑红也是红,它带来了更多的争议,也带来了更多的关注。
不是有句话叫“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吗?
人们很多时候更在意的是那些坏的部分,而不是好的部分。
不是说好的部分就没人在意了,而是相比人们对坏的部分的关注还是要少上许多。
柴承朗的短片在通过审核后没多久,就因为各种层出不穷的争论给带动了点击。
结果就是刚发布出来没几个小时,他的作品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大半上传了一两个月的短片。
横空出世的作品肯定会引起一定的注意,尤其这个作品开挂似的点击增长更是被人质疑其真实性。
不知道有多少人抱着挑刺的心态点开短片,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被这部《父亲》给感动了。
好的作品不怕被质疑,因为它有质量做支撑。
如果是一部水准偏低的作品,这会怕是已经被骂得狗血淋头了。
可柴承朗的《父亲》不一样,它是被怀着诚意和热情拍出来的,是不折不扣的一部精品。
所以在两天后,作品挤进了点击榜前十的位置,看过短片的人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而伴随着这部作品的火热,它终于从比较小众的比赛圈子火到了V博和其他网站上。
有人特地研究一下它为什么会火,最后总结出来几个原因。
首先短片讲述的故事很出色,或许没有什么缠绵悱恻,慷慨激昂,又或是离奇曲折的剧情,但可以挑动绝大部分人心中的那根弦。
感同身受的心情多了,就容易带入到故事中,也就更容易被剧情所吸引。
其次演员选的好,无论是饰演父亲的老戏骨,还是饰演女儿小美女,演技都非常在线,不会有尴尬得观众都起鸡皮疙瘩的情况出现。
最后,自然是导演的执导能力。
虽然短片是一位还没有毕业的影视学院的学生执导的,但要因为他的年轻就质疑他的能力,就等着大跌眼镜吧。
短片的画面很唯美,很温馨,平淡中透着一种让人舒心的烟火气。
镜头的运用比较奇妙,有些手法甚至是从未出现过的。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创新的手法对于故事的描述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中肯的评价很快就得到了众多的支持,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有这么一部短片,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微电影的片子“很好看”!
有“很好看”这样朴实的评价,无疑就让片子更火了起来。
人们在擦着眼泪看完后,都忍不住去搜索拍摄了短片的那位,据说还没有毕业的年轻导演。
能这么年轻就可以拍摄出如此感人肺腑的片子,除了故事情节外,他本人的能力也很值得称赞。
在知道剧本其实也出自他的手之后,潮水般的夸赞更像不要钱的一样朝柴承朗涌过去了。
这其中当然和宗闲雇佣的水军帮忙撑场子有关,但不能否认的是作品本身的质量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在大赛即将关闭作品上传通道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这么一部大出风头的短片,让评委们也是跟着好奇了一回。
很多时候评委和观众关注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因此经常出现评委觉得好,观众根本看不懂的情况。
这次却不一样,观众们觉得好的片子,评委们看了也觉得好看。
如此一来,最后的金奖被柴承朗拿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如果靠一部短片就造成风潮的他还拿不到这个奖,怕是以后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就要被质疑了。
说起来这次参赛的短片有不少都很出色,这个比赛是比较有水准的那种,含金量很高,能获得这么一个奖项对导演绝对是值得骄傲的经历。
当颁奖时,柴承朗在从评委手中拿到了金奖的奖杯和证书,整个人都有点晕乎乎的。得奖感言他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
去年他也曾拿过银奖,可足足十个人可以获得的银奖,和唯一的金奖,哪个更有价值就不用细说了。
当时他也很开心,却绝对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尤其在颁奖之后,大赛的评委们还找他谈了一会。
面对着这些在导演圈和文艺圈内赫赫有名的前辈们,听他们对自己的指点和教诲,让柴承朗只觉得他的一生都圆满了。
宗闲把他从颁奖会场接回来的时候,他还是一副乐傻了的蠢样子。
那副样子实在没法看,宗闲直接就是一巴掌拍到他背上去了。
“瞧你这样子,出去别说是我柴长瑞的种。老子丢不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