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曰: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第四子衍,幼挺岐嶷,早茂珪璋,今封为齐王……”
老太监尖着嗓子将第一封诏书诵完,周衍恭恭敬敬地领了。
接着老太监又摸了第二封诏书开始念起来,无非是一番体恤爱民之词,又言灾情瘟疫严重,差遣齐王主理京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赈灾事宜,抚治流民,与巡抚同权。
一应礼节忙了大半天,老太监走后,周衍在新开的王府中独坐半晌,方才适合了自己的新身份——巡抚北方四省的齐王。
这其实是让人有些茫然的。
他很想回宫与母妃、姐姐商量一下,但第一天便马上回宫,怕是会给人留下儒弱的印象。
周衍便微微摇了摇头,心想:“看来得去见见那个姐夫了。”
他自然知道这一切是王笑在背后布局的,淳宁也提早交待过封了王爵后便依着王笑的谋划行事便可。
但如今淳宁进了十王府,要在没人引见的情况下与王笑会面,让这个十四岁的齐王微有些……发怵。
在他印象中,王笑是个痞坏的人。
朝堂上与老大人们过招、商场上搅出偌大的声势,这些厉害手段之外,王笑也有到处睡人家姑娘、殴打翰林院大学士这样的劣迹。
周衍发怵的不是王笑会对自己如何,而是怕对方把自己带坏了,或是败坏了自己的好名声。
微微犹豫了一会,便有小太监过来禀报道:“宋先生来了。”
周衍惊喜道:“快快有请。”
宋先生名叫宋信,延光八年二甲进士及第,官任翰林院正八品五经博士。
这样的资历,到如今却还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宋信算是混得很惨了。
但没人敢小瞧了他,有几桩事可以看出他的不俗。比如,他的弟弟宋礼是左经纶的门客,左经纶能入阁,少不了宋礼的筹谋。
宋信作为教四皇子读书的老师,入仕九年不肯升迁,只守着周衍这个侧妃所出的皇子,每天不是《大学》就是《尚书》。但其人的志向与图谋,绝不会只在书本之间。
此时宋信迈步进了这间新分的齐王府,人未到,声先至:“恭喜殿下封爵。”
“先生。”周衍拱手回了弟子之礼,规规矩矩的样子,道:“先生来的正好,学生正感无从下手。”
宋信抚须微微一笑:“殿下可是要去见驸马王笑?”
周衍点点头,应道:“是。”
凭心而论,周衍自己确实是极信任宋信这位教导了自己九年的老师。但徐贵妃和淳宁公主却觉得宋信依托于左经纶,其人身后势力复杂,可以合作、可以引以为援,却不能置为心腹。
既然母亲和姐姐如此说了,周衍今天本打算避着宋信去见王笑。
但此时面对这个问题,十四岁的少年在自己的老师面前便感到有一点尴尬。
宋信却是大大方方的笑了笑,道:“让殿下出面主持治疫,这是王笑提出的主张。今日本该他来见殿下……”
周衍心中微微一动,有些失望地暗想道:老师这是在挑拨离间?漫漫长路才行了一步,便又要开始内斗了吗?
却听宋信接着道:“可惜,他被人捉了,此时还在大理寺狱。”
周衍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心道老师不是挑拨就好。
他始终是一幅少年老成的正经模样,此时想了想,又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道:“他为何就不能好好遵从律法呢?这次又是犯了什么事?”
“据说是杀害瑞王。”
周衍吃了惊,嘴里喃喃了好一会,才道:“那如何是好?”
宋信问道:“殿下是问王笑如何是好,还是问我们如何是好?”
“这有何不同?”周衍发现自己有些慌乱了,便调整情绪,依旧规规矩矩地道:“还请老师教我。”
宋信却是反问道:“陛下让殿下主理治疫,殿下可有头绪?”
周衍摇了摇头,老老实实应道:“尚无思路。”
“此次王笑提议让殿下出面,左阁老原本是不同意的。”宋信道:“此事不论成与败,殿下皆无功劳,甚至有过。若事败,朝中百官指责殿下无能;若事成,陛下猜忌殿下招揽民心。皆是吃力不讨好。”
周衍显然是个很好的学生,听得很认真。
宋信接着又道:“但最后,左阁老还是促成了此事,因为这其中有别的机会。”
周衍便沉思起来。
宋信侃侃而谈道:“殿下以亲王之尊,领钦差之职,巡四省之地,正是丰富羽翼之机。老臣建议,先去山东。”
“山东?”周衍不由诧异道:“可四省中,山东是瘟疫最轻之地……”
宋信摇了摇头,道:“与瘟疫无关。”
“那是?”
“京畿是天子脚下,山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