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虎头蛇尾之嫌。
但熊廷弼已经制定了作战计划,并且已经调动人马,这当然是他的权力。可扰袭升级成战役,甚至是会战,估计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朱由校苦笑了一下,对于辽东作战他只负责战略层面和后勤方面的布置,具体的指挥,他很少插手。
现在,不光是熊廷弼,还有毛文龙,都显示出了比较强烈的求战欲,让一向稳如老狗的皇帝甚是为难。
直接否决不是不行,却不好。朱由校是考虑到这些的,估计熊廷弼和毛文龙也想到了。
求战求胜是好事,朱由校其实也觉得这种改变令人欣慰。尽管迹象早已出现,但敢打会战级的,还是不多的。
特别是熊廷弼,在沉稳上是仅次于皇帝。嗯,朱由校是这样认为的。连老熊都要雄起了,你当皇帝的泼人冷水好吗?
思来想去,朱由校还是决定同意老熊的作战计划。准备要个把月,传回密谕肯定来得及。
但同意是同意,朱由校觉得还是要稳一下。已经稳了好几年了,不差几个月的时间。
推进到海城河,阔以;攻打海州卫城,也阔以。但要做好弃守海州卫城,以海城河为防线,与建奴对峙的准备。
隔着海城河,如果在海州卫城下与建奴长期作战,物资运输是一个困难,背水作战的风险也很大。
毕竟,明军水师不能直接开进海城河,就地造船的话,费时耗力,也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