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八岁的王守仁入学了,他回到了福建南靖的王家老宅。他入学堂了,学堂便是陆恒拙庵龙门学馆,位于王家老宅秘图山山丘东边不远之处。
陆恒,字有常,号拙庵,儒家学者。学堂简朴大方,学堂正中从右至左四个大家“龙门学馆”,上联为“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勤学为梯”下联“水就低处流,时时谦下,修德若川”。
原本依王卜鸣的想法,却是不想让王守仁上私塾,因为自这孩子出生未多久,便至京都。而老祖、宋远侨与皇宫中的老廖便是经常齐聚品茗轩。这三个老人齐聚,却是儒、释、道的碰头。
三位老人齐聚却是代表了什么?自然是看中王守仁的资质。三位老人却是想在王守仁身上争着什么。当王守仁第一次开口便儒家经典的“大学之道”后,老祖与宋远侨便知晓,自己二人已输给了如今宫中的那位老廖……当王守仁三年前离开交址后,二位老人随同回国后,便辞别而去。
但依那宋远侨的法却是:“反正道之种子已种下,何时孕育、发芽尚且未知,且看之后,再看如何……”
老廖对垂是嗤之以鼻!
当王守仁会话后,任罄问他之前为何不话。
“娘,我会话。只是不想而已。”王守仁老老实实地答道。
“那大学,你何时会背的?”任罄问道。
“老廖爷爷教的。”
“那你还会背什么?”
“会背很多。光头爷爷教的金刚经,长胡子爷爷教的道,他们教的,我都会背。娘亲教的唐诗,我更是会背……”
在场的众人无不瞪目结舌。宋远侨考较守仁的道德经,这守仁张嘴便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在场众人真不知晓这年纪的守仁,却是如何将自己身上的“众妙之门”开启的!
人体是一部世上最为精密的仪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人身体上都有一扇门,那便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
原本回至大明的王卜鸣想按大户子弟一般,请位私塾先生单独为王家的几个子弟授课,未曾想到这王九断然拒绝,让任罄在王家老宅附近寻个学堂,让守仁上学便是。于是,守仁便入了儒家学者陆恒所开办的龙门学馆。
为何王九会让守仁上学堂?这却是王九幼时最想做的事情。
在王九时,他未曾上过学堂,他没有玩伴,没有同窗之谊。王九自幼在南京城长大,他家院子不远便有一个屡试不中的秀才开办了一个学堂,他经常听到学堂内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他非常非常羡慕……
所以王九便让守仁上学堂。王九对守仁没有其他希望,只是希望他依自己的性子发展便是。但这守仁的新生的第一课,
新生第一课,陆恒按惯例,要给孩子指个大方向,就是帮孩子树立志向。有方向就有奔头。
王守仁的同窗暂时六人:倪宗正、魏朝端、诸经、胡东皋、范顺风、张二毛。他们一个个在座位上新奇地翻看着桌面上的课本,佣大学三字经孝经等。但这些书守仁已全部读过。
陆先生问道:“大家知道来这儿干什么吗?”
“上学读书。”众人齐应。
“好,读书干什么呢?”
回答五花八门。
倪宗正、胡东皋、魏朝端,这三位书香门第,答案比较一致:“中进士,当大官!”
诸经比王守仁一岁,他要当好人。
范顺风船户出身,他回答道:“我爷爷了,读书识字,考秀才,当老爷,不用再撑船了,雨淋不着,日头晒不着,还能娶住绣楼的大姐当媳妇。”
张二毛裁缝家庭,他答道:“俺爹了,读了书明了理,不用再拿着大铁剪子,把手都磨烂了,当不了官,做师爷做不了师爷,教学堂。”
王守仁有些犹豫,家里人未对他有要求,但他自己更喜欢演武场。在他想着演武场点将台上那位立于帅字旗下威风凛凛的大元帅,于是在七个人中最后应道:“将军!”
陆恒听完七嘴八舌的回答,笑眯眯地道:“既然大家都有目标,那这个目标关系着一生的命运。大家听过命运吗?”
“听过。人生有命,富贵在。”众人应道。
陆恒道:“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便叫命,上谓人生有命。富贵、贫贱,这是人之运。富贵在吗?这倒不一定。假若如此,大家便不用来此读书,待安排就是……”
陆恒谈至此,便想到自己,没有中举人、进士,就是命罢,办学馆便是自己立定的人生目标,而且学馆已经被他办得有声有色,这就是他的命运,这命运却是在自己手里的。
“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