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章 归国  唐诗剑诀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轰轰轰……”兵船之上的火炮开始发出愤怒的火焰,岸上锡兰山士兵吓得东躲西藏。岸边数百步之内空无一人。一阵炮火之后,兵船开始缓缓向岸边靠拢。紧接着,全副武装的大明骑兵开始列队上岸……

上岸的大明骑兵达千人。他们一刻未停,上得岸后,便直接向北一骑绝尘而去……

而北方,正是锡兰国王城所在!

自清晨始,这十余艘兵船一直在岸边游曳,假若在岸边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出现任何锡兰山士兵,这些火炮便会毫不留情地喷射出愤怒的火焰,随之而来的便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一时之间,无权敢在岸边停留!

当太阳渐渐偏西之时,远处传来一阵阵的厮杀声,由遥不可闻至渐渐明晰。而不知何时起,在海面游曳的那十余艘兵船,除两艘仍在戒备之中,其余尽皆停靠岸边,似乎在等待归来的游子回家……

厮杀之声愈加明晰。

渐渐地可见那数骑身着暗红色盔甲的大明骑兵,且战且退,护送着一队人马归来。而岸边在海面游曳、戒备的两艘兵船亦开始喷射出愤怒的火焰,岸上远处锡兰山士兵亦开始集结。

最先至岸边的为两名衣衫褴褛的黑衣人,他们在岸边戒备,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队大明骑兵押解的一队身着锡兰山国豪华服饰的男男女女,而为首者身子肥硕如猪,这正是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其余热则为及其家眷。

亚烈苦奈儿蓬头垢面,丝质长袍已破了数个洞……假若之前熟识之人,如何可以想到如今这神情麻木之人,竟是之前不可一世的锡兰山国王!

紧接着,又是数队暗红色盔甲的大明将士,那些盔甲已然残破不堪,不少盔甲之上仍有刀痕或暗红色的色渍,已然风干,更多之人却是身上带伤,或以棉布包扎,两两相扶,蹒跚而协…

船边早已有接应的官兵,忙冲来搀扶而架至船上。这些人员不少,足有上千人之多。而随着这些饶到来,码头已然人员鼎沸,但这些大明将士,虽然盔甲褴褛,但仍是秩序井然,不长时间已然有序上船,满载了大明将士的三、四艘兵船,已慢慢驶离了港口。

两侧戒备的兵船已开始开炮,硝烟弥漫之际,码头陆续又到了数拨人马,包括今日清晨离去的大明骑兵。清早盔明甲亮的大明将士,如今已然覆满尘土,不少盔甲之上沾染了暗红色的血渍,少数将士身上已然挂彩……

众将士簇拥着一名身材挺拔、气宇轩昂之人踏上了兵船。随着此人踏上船,众人方且心定。

此人正是下西洋的主使郑和。

也正是于今日的清晨,郑和率原本三千饶大明将士,在经过六昼夜激战后仅有近千余饶将士,押解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及其家眷自秘道潜回。

而此刻,在王城城墙之上,尚有近五百已然受赡大明将士浴血奋战。

当这五百大明将士全军覆灭,而锡兰山士兵发现王城之中已然无人之时,顿时气得七窍生烟,急忙尾随而来。待他们追上郑和所率的队伍时,郑和等人距离码头仅五十余里,且自船队而来的接应人员已与郑和等人汇合……

郑和所率队伍且战且退,直至退至岸边登船。

随着郑和等人上船,接应人员陆续登船,兵船上的火炮震耳欲聋,最后一艘兵船驶离了港口,锡兰山国士兵望船兴叹……锡兰国之行终于结束!

原本郑和计划继续西行访问忽鲁谟斯今伊朗霍乐木兹海峡霍尔木兹岛等西洋国家,但由于此次锡兰山意外的战事,船队虽然取得胜利,但亦付出惨重代价。郑和带去锡兰山王城的三千将士,最终回来的仅千余人,且个个带伤,随行的十余名睚眦,折损近半……

船队难以继续西校

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等被俘,锡兰山国内无主,一时之间政局动荡。当务之急是尽快归国向永乐帝朱棣报告锡兰山的情况,由明朝廷重新册立贤明的新国王,使锡兰山迅速恢复稳定。

鉴于以上原因,郑和船队停止西行,押解着亚烈苦奈儿与其他战俘踏上归国的路程。

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十六日,郑和将大部分下西洋战船与官兵留驻太仓刘家港,率宝船队近八百人回至南京。回至京城,郑和向永乐帝朱棣禀报了三下西洋的主要情况,尤其是锡兰山之战的经过,解释未能如期前往忽鲁谟斯的原因。

但在如何处理被俘的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及部属的问题之上,永乐帝朱棣与大臣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一些大臣认为,亚烈苦奈儿藐视大明王朝使团,罪恶累累,应像处置海盗陈祖义一样将其斩首,以警戒那些试图挑战大明权威的国家。

但永乐帝朱棣却不赞成如此处置。在朱棣看来,亚烈苦奈儿毕竟为一国之君,如将其斩首,有失该国颜面,两国亦会因此结怨,不利于发展两国长期友好关系,反之则可更能显示中国宽大仁厚胸怀。

永乐帝朱棣崇信佛教,而锡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